绣针为笔绘匠心:“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湘绣传奇

发布时间:2025-07-17 13:19   来源:大学生云报   阅读 2.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人物故事

2025年7月12日,湖南工商大学“三下乡”文化传承团队“绣里乾坤,商传文脉——非遗探索组”走进沙坪湘绣小镇,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代表性传承人江再红展开了一场关于匠心传承的深度对话。在挂满湘绣作品的会客厅内,江老师以“一生只做一件事,一生做好一件事”这句朴素而又掷地有声的理念,为团队学生诠释了湘绣艺术那深厚而悠远的千年文脉与令人动容的工匠精神。在这个追求快速与效率的时代,这样专注而执着的精神显得尤为珍贵,它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人们浮躁的心灵。

鬅毛针"里的坚守:四十年专注成就湘绣传奇

江老师谈及湘绣,眼中满是热爱与自豪。她介绍道,湘绣拥有72种针法,每一种针法都蕴含着无数先辈的智慧与心血,需要数年功夫才能熟练掌握。从12岁那年,她怀着对湘绣的懵懂热爱拜师学艺开始,便将自己的一生与这门古老技艺紧紧相连。四十余年的光阴,如白驹过隙,她从一个青涩的普通绣娘,凭借着对湘绣的执着与钻研,一步步成长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她独创的“鬅毛针”技法,堪称湘绣界的一大创举。通过丝线分缕、交叉运针,巧妙地绣出动物毛发的蓬松质感,让湘绣作品中的狮虎毛发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会从画中跃出。她的作品多次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这不仅是对她个人技艺的高度认可,更是湘绣艺术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

谈话间,江老师特别提到了《阴功轴》。这幅长8米、宽3米的巨作,堪称世界上最大的湘绣。它采用了“掺针”“旋针”等传统技法,每一针每一线都倾注了江老师和团队的心血。为了完成这幅作品,他们耗时两年,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在绣架前默默耕耘。当看到成品的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化作了无尽的喜悦与满足。这幅作品现被法国里昂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成为了中法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也让世界看到了湘绣艺术的博大精深。江老师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技艺的极致追求和对这份非遗文化的无限骄傲,这种精神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图 1江再红老师向同学们介绍《阴功轴》

传承与创新: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

在交流中,江老师特别强调了传统工艺创新的重要性。她分享了与儿子关于湘绣创新的对话:“年轻人总说湘绣太‘老气’,我就告诉他们,我们可以让湘绣变得更时尚。”近年来,江老师团队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将湘绣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大胆尝试开发了一系列年轻人喜爱的文创产品。这些产品既保留了湘绣的传统韵味,又融入了现代的时尚元素,让古老的湘绣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这种创新精神,不仅为湘绣的传承开辟了新的道路,也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喜爱上了这门古老技艺。

图 2江再红老师与同学们展开座谈会中

匠心寄语:专注是人生最美的刺绣

谈话间,江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年轻创新的心态让团队成员感慨万千。一位成员不禁感叹:“江老师用一针一线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工匠精神。这种专注的力量和保持创新的精神,正是我们这代人最需要学习的品质。”江老师也微笑着表示:“我很喜欢和年轻人交流,他们的想法总能给我惊喜。”她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加入到湘绣的传承和发展中来,为这门古老技艺注入新的年轻力量。

图 3江再红老师与同学们合影

团队:湖南工商大学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学院 绣里乾坤,商传文脉 文化传承团

图文: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学院 杨志雄、韩杨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