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8日讯(通讯员 罗京 )在铁路运输的宏大版图中,武汉电务段宛如一颗闪耀的星辰,默默守护着铁路信号系统的稳定运行。怀揣着对铁路电务技术的敬畏与探索之心,我们智测先锋团队踏入了这片充满智慧与创新的土地,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参观学习之旅,为推动转辙机智能测量技术的发展探寻新的方向。
一、走进武汉电务段机械室:揭开铁路信号系统的心脏面纱
武汉电务段的机械室,是铁路信号系统的核心枢纽,犹如列车运行的 “中枢神经”,掌控着信号的传递与指令的发出。踏入机械室,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继电器组合架和电源柜,它们在灯光的映照下散发着冷静而深沉的气质,仿佛是守卫铁路安全的钢铁卫士。在这个复杂而精密的空间里,每一个继电器、每一条线路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们相互连接、协同工作,构成了一个庞大而有序的信号控制系统。对于智测先锋团队的成员们来说,这一刻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铁路电务技术深处的大门,让他们得以窥见铁路信号系统最为关键的运行机制。
图为团队成员学习如何分析继电器错误动作原因
二、陈军老师的深入讲解:点亮知识的明灯
陈军老师,作为武汉电务段的资深专家,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成为智测先锋团队此次学习之旅的引路人。他站在继电器组合架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为团队成员们讲解着继电器组合架的工作流程。
从继电器的吸起与落下,到信号的传递与转换,每一个环节都在陈军老师生动的讲解中变得清晰可见。他将复杂的电路原理转化为简单易懂的形象比喻,让团队成员们仿佛看到了电流在继电器间穿梭流动,驱动着信号的精准传递。同时,陈军老师详细阐述了电源柜的维护要点,强调了稳定可靠的电源供应对于整个铁路信号系统的重要性。
图为陈工为团队成员讲解继电器动作流程
他指出,电源柜就像是整个机械室的心脏,为各个设备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任何一点微小的电压波动或电源故障,都可能引发信号传输的异常,进而影响列车的运行安全。因此,对电源柜的日常维护、定期检测以及应急处理措施都必须做到严谨细致、万无一失。
在讲解过程中,陈军老师不时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分享他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的宝贵经验。他讲述了一个关于继电器故障导致信号错误的例子,当时情况紧急,他凭借着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冷静的判断,迅速定位故障点,及时修复,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列车事故。这些真实的案例,不仅让团队成员们深刻理解了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更让他们感受到了铁路电务工作者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图为陈工讲解故障案例
三、实践操作与优化探讨:智慧碰撞的火花
理论的讲解为智测先锋团队成员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实践操作则让他们有机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场景中。在陈军老师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们来到设备操作区域,亲身参与了一次实际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成员们充分发挥团队优势,结合自主研发的转辙机智能测量技术成果,与陈军老师共同探讨设备优化的可能性。他们仔细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分析每一个参数的变化,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陈军老师则耐心地倾听,与他们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图为团队成员实践测量分析问题
例如,在对继电器的动作时间进行测量时,团队成员发现现有设备的测量精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们提出利用自主研发的高精度传感器技术,对测量系统进行改进,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一想法得到了陈军老师的认可和鼓励,他认为这种创新思维对于推动铁路电务设备的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图为团队成员实践操作过程
通过这样的实践操作与优化探讨,智测先锋团队成员们不仅加深了对铁路电务设备的理解,更在与陈军老师的交流中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努力将最新的技术成果融入到铁路电务系统的优化升级中,为引领转辙机智能测量时代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结语:新征程,新希望
此次智测先锋团队前往武汉电务段参观学习机械室的活动,犹如一场知识与智慧的盛宴,让团队成员们收获满满。在陈军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他们深入了解了铁路电务系统的核心技术,掌握了继电器组合架和电源柜的关键要点,并在实践中探索了设备优化的新路径。
图为团队成员认真探讨问题过程
这段宝贵的学习经历,不仅拓宽了团队成员们的视野,更激发了他们对铁路电务技术的热爱和创新的热情。它将成为智测先锋团队前行道路上的坚实基石,激励着他们在引领转辙机智能测量时代的新征程中,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为铁路运输的安全与高效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智测先锋团队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与武汉电务段等铁路专业单位紧密合作,共同推动铁路电务技术迈向新的高度,开启转辙机智能测量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图为团队成员合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罗京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