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8日讯(通讯员 包智慧)2025年7月18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支点人生支教团“虔南星火”分团在江西赣州小密乡祖彬留守儿童成长乐园进行了最后一天的支教活动。
融生活入知识,循规律授方法
数学课堂上,各年级老师尽职尽责,教学各有巧思,或以生活实例深入浅出地解释分数与分数相乘的原理,或妙趣横生地讲解直线相遇问题,或引领学生探究复杂的几何证明问题。多样化的教学让抽象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课堂上时不时传来恍然大悟的声音,学生的求知热情被充分激发,尽显数学魅力。
图为张禹田检查孩子们计算答案
图为曹一鸣辅导数学作业
图为姚一林讲解数学直线相遇问题
历史课堂上,彭家鹏老师以“科学探索史”为主线,系统性地梳理化学、物理以及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脉络,结合关键节点与重大成就,为孩子们展现人类突破认知边界的壮阔历程。鲜活的案例与生动的讲述,不仅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更悄然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种子。
图为彭家鹏播放航天史视频
此外,支教团队还特别安排了劳动教育课,引导孩子们亲自动手打扫卫生,在实践中培养责任意识与协作能力,让孩子们明白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实现了知识传授与品格塑造的同步推进。
“小火车”载童心,纪念品藏不舍
午后,老师送孩子们回家的场景格外温馨。孩子们排成整齐的队伍,手牵前一个人的衣角,像开着小火车般有序前行。途中,一个小女孩将亲手采摘的“狗尾巴草纪念品”送给老师,用稚嫩的声音说着“下次还有哦”,老师们心中泛起临行前不舍的酸涩,却仍微笑着收下这份特殊的礼物,将这份情谊珍藏心底。
合影定格瞬间,寄语共赴前程
活动最后,支教团成员与孩子共同合影留念。镜头定格下一张张洋溢着笑容的脸庞,也定格了这段短暂却意义非凡的支教时光。
图为支教团与孩子们的合影
这场跨越千里的支教活动不止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关于希望的接力。当“虔南星火”的微光与留守儿童眼中的星光交汇,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课堂里的顿悟、陪伴中的成长,更是教育公平在乡土间的生动实践。这束星火或许微弱,却足以照亮一个孩子探索世界的起点;它终将延续,因为播下的种子会破土而出,传递的善意会生长成林,让教育的光芒真正照亮每个角落。
撰文|包智慧
图片|姜天泽 茹文泽 伏曦 王子恒
一审|伏曦
二审|方晶硕
三审|赵艺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包智慧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