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流淌童年,翰墨滋养未来——武昌理工学院第十九届“大手牵小手”星火传薪恩施助学志愿服务队开展“篆隶楷行皆韵”书法课

发布时间:2025-07-18 18:2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余颖   阅读 5.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志愿服务

青少年时期是培养审美、塑造文化底蕴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引导青少年接触并学习书法艺术、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对其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为帮助孩子们播撒下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之种,武昌理工学院星火传薪恩施助学志愿服务队“爱心托管班”于7月11日在景阳镇革塘坝社区教学点,精心开展了一场以“篆隶楷行皆韵——书法艺术的综合魅力”为主题的特色课程。

本次课程紧扣“探寻笔墨之韵,传承千年书风”的主题,从书法基础知识的普及、四大书体(篆、隶、楷、行)的特色讲解以及书法实践创作三个维度展开。负责本次课程的是志愿服务队的贺惊春老师,她首先引导同学们分享自己对书法艺术的初步认识和接触经历,以此作为课程的引入。这一环节不仅激发了同学们对书法学习的浓厚兴趣,更在孩子们积极的问答互动中,活跃了课堂气氛。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分享他们对书法的好奇与憧憬:“书法是怎么写出不同风格的?”“毛笔为什么有不同的分类?”“篆书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此起彼伏的提问声充满了整个教室。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地认识到书法艺术的魅力,贺惊春老师以精心准备的图片和视频为例,生动地展示了篆、隶、楷、行四种书体的演变过程和各自的风格特点,帮助同学们强化理解。随后,贺惊春老师鼓励同学们分享自己对书法学习意义的看法,并强调要结合实际生活,从点、线、面的构成,理解书法的结构之美。课程的最后,是精彩的书法实践环节。贺惊春老师详细介绍了毛笔的执笔方法、用笔技巧,并现场示范了基础的运笔要领。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模仿着老师的笔触,手中紧握毛笔,目光专注地落在宣纸上。笔尖在纸上轻盈地游走,或起笔顿挫,或行笔流畅,每一笔都凝聚着他们的认真与执着。当遇到拿捏不准的笔画时,同学们便会举手向贺老师请教,如询问长横的起笔方式或竖钩的力度。贺老师则耐心指导,接过同学手中的毛笔,在一旁的纸上示范讲解:“你看,起笔时要轻轻顿一下,然后顺势而下……”孩子们则凑在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笔尖的轨迹,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课程接近尾声时,孩子们大大方方地举起自己的书法作品,纸面虽有些许稚嫩的笔触,却处处透着认真与努力。镜头定格的瞬间,孩子们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眼睛里闪烁着自豪的光芒,那笑容里藏着对书法的热爱,也藏着学习的喜悦。墨香与笑声交织在一起,成为这堂实践课最温暖的注脚。

课程结束后,记者采访到贺惊春老师,她表示:“希望通过本堂课,可以让孩子们在欣赏和学习书法艺术的过程中,不断深入理解其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将其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学习,用笔墨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余颖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8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