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外院学子对话初心|实践团走访基层老党员 聆听奋斗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发布时间:2025-07-18 21:4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杨惠颖 杨宇晗 胡灿   阅读 1.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撰稿人:杨惠颖 杨宇晗 胡灿 图源:杨宇晗 黄艳林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探寻基层治理的“密码”,传承老党员的初心使命,7月16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青山逐梦 薪火传习”溪望启航乡村振兴促进团来到巫溪县上磺镇羊桥村,走访慰问了当地老党员李明艮同志及退休基层干部何家英同志,通过面对面访谈,感受到老一辈党员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赤诚情怀。

(图为李明艮佩戴纪念勋章 杨宇晗摄)

老党员李明艮:党给了我新生 我用一生跟党走做好事

“小的时候家里条件艰苦,是党把我救了回来,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有幸加入中国共产党,我这一生就是要跟着党、做好事。”75岁的老党员李明艮精神矍铄,回忆起过往经历,眼神中透着历经岁月沉淀的坚定。作为在村里带头干事20余年的“老黄牛”,李明艮向促进团成员讲述了自己扎根基层的故事:带领村民修路开洞,耐心说服不配合的村民,推动社区新小区建设,一步步改善着乡亲们的居住环境。这些看似平凡的工作,在他口中却满是对群众的牵挂。

(图为李明艮向团队指导老师展示纪念勋章 黄艳林摄)

谈及多年坚守一线的“秘诀”,李明艮概括为“工作积极、脚踏实地”。这份信念,让年逾古稀的他至今仍坚守在社区巡逻岗位上。疫情防控最吃紧的时期,他带头动员全家人参与抗疫,在社区拉起坚实的“隔离带”,认真登记每一名进出人员和车辆,每日有数百条信息向他汇报当天情况、出入数据。他用实际行动

(图为李明艮夫妻与实践团成员合影 黄艳林摄)

从青春年华到古稀之年,李明艮用数十年的坚守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把党给予的“新生”,化作服务群众的“终身行动”。

女支书何家英:扎根基层三十载 巾帼担当映初心

“从三尺讲台到田间地头,身份变了,为群众做事的初心没变。”1958年出生的何家英,199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成为村干部前,曾是一名执教六年的小学教师。这位基层党员,用三十余年的坚守,在乡村沃土上书写着巾帼担当。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何家英佩戴党徽 黄艳林摄)

回忆起扎根基层的岁月,何家英坦言并非一帆风顺。刚上任时,村民素质参差,沟通往往需要费些口舌,仅农业税征收一项工作就曾让她屡屡碰壁;合村后,辖区人口增多,管理难度陡增,大小事务繁杂如麻。但作为女性所拥有的细腻与坚韧,成了她破解难题的“法宝”——面对分歧,她总能耐下心来摆事实、讲道理,用“脚踏实地”的作风赢得村民信任,让各项工作逐步推进。

“党员的价值,就在于带头执行政策、用心传达民意。”何家英说,基层工作没有捷径,唯有把政策吃透、把群众装在心里,才能架起党群“连心桥”。如今回望过往,那些与村民并肩奋斗的日子,在她心中仍是最珍贵的记忆,但她也清醒地认识到:“岗位需要新鲜血液,年轻一代的加入才能让乡村更有活力。”

(图为何家英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合影 徐艺丹摄)

谈及对青年一代的期许,何家英眼中泛起光亮:“要大力支持年轻人回乡创业,既能增加就业岗位,又能为家乡创收。尤其现在的女孩子特别能干,更要鼓励她们带着文化和本领回来,让家乡的发展既有‘钱袋子’,也有‘精气神’。”

(图为何家英与团队成员访谈过程 黄艳林摄)

从教书育人到服务乡邻,何家英以女性的柔韧与党员的担当,在基层岗位上践行着入党誓言,也为乡村振兴的未来,寄予了最朴实的期盼。

在本次对两位老党员的走访中,实践团成员们认真聆听、记录、提问,被老党员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老书记的故事也让成员们明白:基层工作没有捷径,唯有脚踏实地、真心为民。作为青年学生,要以老党员为榜样,使所学知识扎根基层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担当,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接续传承、熠熠生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胡灿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