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食品安全战略号召,推动科技创新服务民生,2025年7月18日,山东理工大学的“荧侦探”实践团队对淄博市多个农贸市场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调研。该团队的主要任务是探究和分析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辨别肉品是否变质的方法。通过与摊主及消费者进行直接的对话交流,团队成员详尽地记录了大众对于肉类腐败的识别技巧。
图为团队成员在石村便民市场的集体合照 闫伟鑫 摄
图为团队成员在房家农贸市场的集体合照 闫伟鑫 摄
“荧侦探”实践团队深入农贸市场,与肉品摊主进行了专题交流,重点研究了传统识别肉品腐败的方法。摊主们热情地分享了依靠感官判断的宝贵经验,例如观察颜色变化、辨别异常气味、感知质地(弹性、湿度)等关键指标。在交流过程中,团队成员也倾听了消费者分享的选购技巧,例如触摸判断肉质,并共同探讨了利用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辅助确保品质的实用性。
通过此次深入的沟通,“荧侦探”团队系统地收集了关于肉品腐败识别的珍贵一手资料。此次活动不仅获取了扎实的调研信息,更有效地促进了团队与市场经营者、消费者的互动,加强了与当地社区的联系。
图为团队成员与肉摊老板交流肉品鉴别技巧 杨晨 摄
在完成农贸市场调研工作之后,“荧侦探”团队立即深入社区,对居民进行了专题访谈。访谈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首先,调查居民过去是否遇到过肉类腐败变质的情况;其次,深入了解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鉴别和储存肉类是否变质的具体方法以及家庭储存肉类的习惯。
本次社区访谈的主要目的是系统地辨识并整理居民日常生活中可能被忽略的食品安全隐患。实践团队期望通过搜集这些源自基层的宝贵经验和直接信息,为后续更精确、更有效地确保公众饮食安全提供关键的实践依据。同时,此次访谈亦揭示了在便捷检测肉类变质方面存在显著的市场需求空白,为团队解决该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方向。
图为团队成员与社区居民讨论肉品腐败相关问题 闫伟鑫 摄
在与当地商贩及居民进行深入交流后,团队发现鉴别肉品是否腐败主要依赖于观察其色泽、气味和质感。目前,尚不存在一个单一且明确的标准能够准确判断肉品是否已经腐败。现有的肉品检测方法多依赖于大型设备,既耗时又费力。本研究团队计划采用肉品粘度变化作为参考指标,并利用荧光探针技术,开发出一种能够提前预警肉品腐败的系统,以填补肉品检测便捷化领域的空白。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重于泰山!荧侦探以荧光为眼、粘度为尺,筑牢餐桌安全防线!荧侦探一直在路上!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施方媛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