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园学子走进科普课堂:带幼儿体验“淤泥变肥料”全过程

发布时间:2025-07-18 21:4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静茹   阅读 3.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8日讯(通讯员 张静茹)2025年7月15日至18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清淤护河·化淤为肥”实践队的6名学子,顶着炎炎烈日,深入山东省泰安市大汶河流域,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与教育协同实践”活动。他们聚焦河道淤积污染问题,运用科学的淤泥固化处理与微生物定向发酵技术,将采集的河畔淤泥在实验室成功转化为安全有效的有机肥料,探索“变废为宝”的绿色治污新路径。此外,为响应“教育强国”战略,团队将实践成果融入科普教育,于7月18日走进曲阜市宏德幼儿园,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生态科普宣讲。队员们通过水质对比、趣味实验和互动童谣,生动展示黄河生态现状,并讲解淤泥“变身”肥料的神奇过程,将“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深植于孩子们的心田。这生动展现了青年学子们“科技治污”与“环保育人”的双重实践成果:他们不仅以技术转化守护环境,更将生态理念成功传递给下一代。

▲图为实践队员称量有机肥发酵剂

▲图为实践队员向淤泥中加入生石灰

▲图为实践队员讲解淤泥堆肥过程

▲图为实践队员讲解黄河与汶河关系

▲图为小朋友们积极参与“保护黄河”线稿绘图

从黄河岸边的淤泥取样到实验室的精准转化,再到幼儿园课堂的生动科普,曲阜师大学子们用脚步丈量母亲河,用科技赋能“变废为宝”,更用爱与智慧在稚嫩心田播撒绿色的种子。这场融合了科研探索、生态治理与启蒙教育的“三下乡”实践,不仅探索了“化淤为肥”的绿色路径,更架起了一座连接高校智慧与社会关切的桥梁。他们以实际行动证明,守护绿水青山,青年一代既能以科技为笔,亦能以童心为墨,共同绘就生态文明的动人画卷。这份行走在田间地头与童言稚语间的“青春答卷”,正是新时代青年服务国家战略、贡献青春力量的生动诠释。(撰稿:张静茹 图片:崔琳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静茹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0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