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现场,未检工作零距离!——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蓝松枝公益团“紫荆花”支队走进长安区人民检察院,沉浸式体验高科技“未保”普法

发布时间:2025-07-18 22:3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恩琪   阅读 3.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8日讯(通讯员 王恩琪)为了更深刻地理解社会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守护力量,感受法律刚性之外那份温暖的司法关怀。7月18日上午9时,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蓝松枝公益团“紫荆花”支队的成员们怀揣着对法治实践的向往,走进了石家庄市长安区人民检察院,开启了一场聚焦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深度研学之旅。

在长安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未检姚世鹏检察长的亲自引领与细致讲解下,支队成员们深入未成年人普法教育基地,体会并感悟到司法机关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责任与智慧。

深入了解:未成年人保护形势与司法担当

支队成员倾听姚检察长细致讲解 杜玟静摄

步入教育基地,一组组数据与案例展板瞬间吸引了成员们的目光。姚检察长结合近年来真实数据指出,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数量呈现显著增长趋势,这既包括未成年人触犯法律的案件,更包括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恶性事件。触目惊心的现实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当前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复杂性与紧迫性。保护孩子,就是守护社会的未来,这是法治事业前进的一大步,是传递温暖、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实践。


支队成员认真学习法律知识 高天玉炫摄

成员们深入了解了有关未成年人的法律条文知识,并结合自身在校所学,对《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核心要义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有了更清晰、更立体的认知。

科技赋能:沉浸式体验解锁普法新境界

支队成员们体验AI问答测试 刘润涛摄

支队成员们深入了解了长安区人民检察院在未成年人普法教育上的创新探索,对科技赋能下的普法新方式印象尤为深刻。基地内,AI智能可以进行多种多样的有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量表测试,在科学分析的结果中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提供切实帮助。通过AI智能互动问答等形式,可以即时评估法律知识掌握程度,提供个性化学习反馈。还有先进的VR技术将抽象的法律知识转化为可感可知的虚拟场景,成员们“亲身”体验相关情境,在震撼中深刻领悟违法行为的后果及保护未成年人的重要性。这些体验如同一扇窗口,让未来执法者们得以窥见司法实践的另一面——司法实践中亦需考虑稚嫩心灵的重塑空间,以及法律在保护幼小使其免受伤害中的努力与实践。

今日感温度,明日践藏蓝

“紫荆花”支队成员在长安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普法教育基地 杜玟静摄

走出长安区人民检察院,蓝松枝公益团“紫荆花”支队的成员们心中满载着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事业的敬意与思考。科技赋能的创新实践,彰显了司法机关与时俱进的智慧;贯穿始终的人文关怀,则诠释了法治最温暖的底色。此次学习经历,不仅深化了支队成员的专业认知,更坚定了大家未来为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贡献力量、投身司法事业的信念。

当年轻的预备警官们望向庄严的检察大楼,身着的藏蓝警服仿佛映照着此行收获的信念之光。支队成员们此行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对法治精神内核的深层感悟——未来身着警服时,既要手持法律赋予的正义之尺,亦需怀揣一颗懂得倾听与挽救的心。今日在长安区人民检察院所感知的每一分司法温度,都将在未来融入他们每一次执法行动、每一次教育谈话之中,化为照亮迷途者归途的星火——这是恰是法治信仰最深沉的回响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尤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2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