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润心田,美育助振兴:邵阳学院学子奏响塘坪村“一老一小”和美乐章

发布时间:2025-07-19 00:5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覃杨程   阅读 262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9日讯(通讯员 覃杨程)近日,邵阳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心声志愿者服务团,作为湖南省“芙蓉学子”乡村振兴公益计划项目团队,深入邵阳县塘渡口镇塘坪村,以校地协同为翼,开展系列实践调研活动,为振兴乡村美育教育奉献青春之力。

精准调研,把脉需求:
   活动伊始,调研组的同学们穿梭于塘坪村的山水间,深入村组,挨家挨户走访宣传。他们不仅热情介绍合唱团活动,邀请村民参与,更与村民促膝长谈,倾听心声,了解需求,将志愿服务的暖意传递到家家户户。调研发现,这个以油茶、桃子、中医药药材种植为主的湘南丘陵村落,青壮年外出务工比例高,留守儿童与老人占比达63%,是典型的“一老一小”结构。93岁老党员唐叔叔深情回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如同峥嵘岁月里的灯塔,指引着他前行;留守儿童小芳姐弟则将对远方父母的思念,悄悄寄托在门前的桐子花上。这些鲜活的故事,为后续精准服务提供了重要依据。

图为志愿者走进留守儿童家中进行调研     锚定方向,特色课堂暖人心

精准把握“一老一小”群体的核心诉求后,团队迅速锚定方向:以合唱教学为核心载体,精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桐子花开》(童声)、《在希望的田野上》(老年)等契合群体情感记忆与本土特色的曲目。紧密协同村委力量,确保实践内容紧扣民生关切,致力于为织密兜牢“一老一小”民生保障网贡献力量。基于此,服务团精心设计并实施了两类特色课堂:

“银发心声”课堂:传承经典,焕发桑榆情:

在陈思序老师带领下,志愿者团队为老年学员量身打造“基础发声训练+分段精教+情感深化”教学模式。从呼吸控制、科学发声等基础环节入手,志愿者耐心示范、一对一辅导,细致纠正发音、节奏与气息运用。教学更注重挖掘歌曲精神内核,引导老人们深刻感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磅礴伟力与《在希望的田野上》的劳动赞歌,激发真挚情感共鸣。老人们学习热情高涨,歌声中饱含对土地的眷恋与对幸福生活的礼赞。

“童心筑梦”课堂:守护成长,唱响家乡美:

面向儿童的教学以兴趣为先导。志愿者巧妙选取本土少数民族民歌《桐子花开》切入,用生动语言和互动游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与家乡自豪感。教学寓教于乐,在轻松氛围中传授音准、节奏与合唱协作。与此同时,村委干部与志愿者紧密协作,精心设计“寓教于演”的安全课程。通过情景模拟演练、互动问答等活泼形式,重点传授防溺水、交通安全等知识,显著提升了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为假期安全筑牢了坚实防线。教学活动在塘坪村文化活动室分批次、分群体有序开展,保障了学习效果。

图为志愿者为孩子们言传身教

成效显著,美育赋能启新程:
    青年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高校是服务地方的智力库。此次活动不仅有效丰富了塘坪村老人与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儿童的安全自护能力,更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以美育赋能乡村文化振兴、助力夯实“一老一小”民生保障根基的有效路径。据悉,该团队将持续深化“和美之声”项目,计划每季度开展常态化服务,让美育之光持续照亮乡村,为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图为志愿者与塘坪村村委及合唱团成员合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覃杨程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