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朝喷、王猛、李泽)
在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动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助力生态保护号召的背景下,昆明城市学院 “筑梦彩云南” 公益志愿服务队于 2025 年暑期开展了 “大学生在行动” 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聚焦生态环保,多维度探索,在助力地方生态建设与发展中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担当,为高规格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深入基层,共商生态发展
牛栏江作为嵩明县的 “生命之水”,其流域生态状况至关重要。服务队首站走进小街镇五条沟村委会,与李余斌副书记展开深度座谈。双方围绕五条沟村村情村貌、环保生态产业布局及未来规划深入交流,服务队成员结合自身专业知识,为乡村环保产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展现出新时代大学生关注基层、参与发展的热忱。随后,李书记带领队员参观巨菌草种植基地,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生态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的绿色动能,为后续实践筑牢认知基础。
在牛栏江镇人民政府,志愿队与副镇长陈王强等领导班子成员,就镇域生态保护、政策落地、绿色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队员们从生态保护技术应用、绿色产业发展规划等多维度提出见解,这场思想碰撞,让队员们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坚定了他们用专业知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 。
青春植绿护绿,守护江畔新颜
在五条沟村委会引领下,16 名青年志愿者投身蓝花楹植树行动。专业人员示范后,志愿者们迅速分工、协同作战,经过数小时奋战,40 余棵蓝花楹树苗在村道两侧 “安家”,为村庄勾勒出紫蓝色生态脉络。五条沟村党委副书记李余斌对此次行动予以高度评价,志愿者们也许下持续参与管护的承诺,并计划通过环保宣传带动村民,让 “植绿、护绿、爱绿” 成为乡村新风尚。
守护水源,传承生态精神
在小海子水库和麻箐水库,志愿者与坚守生态一线 20 余年的老党员、水库管理员陈树云展开代际对话。陈树云讲述了水库从污染到复苏的艰辛历程,他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的奉献精神,深深触动了队员们。这场对话,不仅是生态保护经验的交流,更是守护青山精神的传承,激励着队员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砥砺前行。
针对牛栏江和省级湿地嘉丽泽,服务队开展了 “垃圾清零” 行动。队员们不惧酷暑,仔细清理沿岸及湿地的塑料废弃物、枯枝杂物。他们用汗水诠释责任,让母亲河重现清澈,为湿地增添生机,以实际行动践行 “守护绿水青山” 的使命。
宣传教育,提升环保意识
为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志愿队联合云南省山地救援队,组织青年志愿者走进灵云山,开展 “无痕露营” 宣导与培训活动,深入山林传递无痕理念,引导人们在享受自然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
探秘环保科技,见证循环经济
在嵩明县第二自来水厂,服务队沿着生产流水线,见证原水历经多道工序逐步蜕变为达标自来水的过程。顾技术员详细讲解每道工序,使队员们直观感受科技赋能水质净化的力量,深刻认识到安全饮用水供应背后科技与人力的双重支撑,进一步理解水资源保护与科学利用的重要性。
为深入探究垃圾处理与环境的关联,服务队探访昆明海创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在工作人员引导下,队员们从微缩模型了解工厂布局,到中控室观摩智能化管理系统运行,再深入实地考察垃圾贮坑、焚烧炉、发电机组等核心区域。在这里,生活垃圾经科学焚烧处理与先进烟气净化系统配合,实现从污染源到清洁电能、热能的神奇转变,让队员们看到循环经济的巨大潜力,彻底刷新了对垃圾处理的认知。
科普环保知识,点亮孩童童心
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青年志愿队联动五条沟幼儿园开展“绿韵集趣 稚梦启程”毕业主题活动,为乡村教育振兴增添活力。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跳动感舞蹈、用废旧材料制作 “绿色手工”,夜幕下大家围篝火打跳欢唱。环保理念与传统文化在活动中传递,悄然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借此机会,志愿队深入调研乡村教育需求,后续将依托校地合作,推进 “教育资源共享”“民族文化课堂” 等项目,为乡村孩童成长之路带来更多优质教育资源。
“筑梦彩云南” 公益志愿服务队 2025 年暑期 “大学生在行动” 社会实践活动,紧扣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在生态调研、环保行动、知识传播等方面成果丰硕。未来,“筑梦彩云南” 公益志愿服务队将继续秉持初心,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更多青春力量,让青春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通讯员 杨朝喷、王猛、李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朝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