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金刀青迹”探秘金刀峡—用镜头定格绿色生态之美

发布时间:2025-07-16 22:4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贺兴月 杨漫雨 庹严元   阅读 8.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6日讯(通讯员 贺兴月 杨漫雨 庹严元)七月的金刀峡,层峦叠翠间流淌着盛夏的生机。7月16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国际传媒学院“金刀峡青迹”绿色发展倡导团穿梭在峡谷溪流与林间步道间,受北碚区团委委托,为这片绿水青山量身打造一部生态宣传片。实践团成员们通过镜头记录、游客采访等方式,全方位探寻金刀峡的生态之美与文旅魅力,用青春视角展现景区绿色发展成果。

金刀峡藏于北碚东北部的华蓥山余脉,以“雄、奇、险、幽”闻名—刀削斧劈的崖壁间,栈道蜿蜒如银链;碧潭串连的溪谷里,鱼虾倏忽穿行;300余种原生植物覆盖的山林间,偶有松鼠跃过岩缝,惊起一串蝉鸣。作为重庆市级风景名胜区,金刀峡既是生态宝库,更是北碚践行“两山论”的鲜活样本:从退耕还林到污水零排放,从生态研学基地建设到绿色农家乐转型,绿色发展的脉络早已融入山乡肌理。

实践团一行沿着生态栈道向景区深处进发,这条依山而建的栈道采用环保防腐材料铺设,既减少了对山体植被的破坏,又保留了峡谷的原始风貌。沿途可见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植被监测,他们手持记录表仔细核对每片区域的植物生长状况,为原生植物保护提供数据支撑。实践团明确分工,拍摄组专注捕捉宣传片核心镜头,用光影记录生态保护设施与自然景观的和谐融合;vlog小组则聚焦绿色发展细节,记录景区践行协调管理理念的点滴实践。经实践团观察,景区内的植被覆盖率得到有效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行进途中,实践团发现栈道两侧的山林间设有多处生态观测点,记录着各类植被生态系统,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这些设备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生态变化,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这细微之处的生态守护,让成员们深刻感受到金刀峡在绿色发展中的科学态度。穿过险峻峡道,一汪碧绿潭水豁然出现,清澈的潭水如翡翠般剔透,阳光透过枝叶洒在水面,折射出斑斓光影。更令人惊喜的是,水雾中竟浮现出一道绚丽彩虹,与水中自在游弋的小鱼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灵动的生态画卷。

在成人溪降区域,游客们在溪水中嬉戏打闹的欢笑声此起彼伏。为保护溪流水资源的稳定,景区安排专业人员对下水游客进行监督,防止人工污染物进入溪流。清澈的溪水间,大家或溯溪而下,或泼水嬉戏,快乐氛围感染了沿途游客,不少行人驻足观赏,脸上洋溢着笑容。实践团抓住这一鲜活场景,随机采访了几位游客,“这里的水很干净,空气也特别清新,我觉得非常棒,回去一定推荐给朋友。”游客们的真诚回复,无疑是对金刀峡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最佳赞美。

值得一提的是,景区沿途的细节设计让实践团印象深刻。景区内精心设置的花草介绍栏、景点解说牌清晰直观,方便游客了解自然与人文知识;步道旁的方向指引牌、导览地图和卡路里消耗提示牌贴心实用,让徒步之旅更具趣味;每个景点设置的打卡点和主题展板,既满足了游客的互动需求,也增强了游览的仪式感。“这些细节处处体现着金刀峡景区的用心,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贴心服务。”团队成员感慨道。

此次金刀峡实践之行,实践团不仅用镜头定格了景区的生态之美,更深刻体会到绿色新发展理念在文旅实践中的生动落地。接下来,实践团将把采集的素材制作成宣传片和调研报告,助力金刀峡生态旅游推广,让更多人了解这座峡谷的自然魅力与人文温度,以青春力量助力绿色文旅发展。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漫雨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7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