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吟墨韵传文脉,光电磁陶启童蒙

发布时间:2025-07-16 22:3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杨越   阅读 6.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2025年7月16日,徐州丰县分团的暑期支教课堂上,知识的甘泉与艺术的雨露交织洒落。声乐的悠扬、硬笔书法的墨香,将伴随午后物理的奇妙、手工的巧思,共同为乡村孩子们的夏日时光编织出一段兼具文化韵味与探索乐趣的成长旅程。

歌声传情谊

任茜雅与竺方婕老师率先带来声乐课,《送别》的旋律在教室中缓缓流淌。两遍合唱后,师生一同拉开桌椅,任老师逐句示范动作,抬手的弧度、转身的节奏都讲解得细致入微。孩子们眼神专注,跟着老师的指引认真模仿,让歌声与肢体韵律交融,在旋律中传递着纯粹的情感。

图1:任茜雅老师带领同学们排练

图2:任茜雅老师带领同学们排练

硬笔书诗韵

声乐课结束后,硬笔书法课接续登场。程天乐与江金玲老师以唐诗为载体,选取《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经典诗作,从笔画顺序到结构布局耐心指导。笔尖在纸上划过,墨痕勾勒出诗句的韵味,孩子们握笔专注,写完一张便急切地换纸再写,在一笔一划中感受汉字之美,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心中悄然扎根。

图3:江金玲老师指导同学们写字

图4:程天乐老师、江金玲老师与同学们合照

揭秘光电磁

午后的课堂,李佳兴老师的物理课率先掀开了神秘的面纱。一句“我们为何能窥见万物的模样”,激起同学们思维的涟漪,李老师循循善诱,引领大家在光影交织中探寻光的奥义;当思绪流转至电学天地,李老师以娓娓道来的讲述,铺展一卷绚丽的电学长卷,瞬间点燃了同学们眼中的好奇星火;从电流的穿梭到磁场的环绕,李老师从生活中撷取灵感——冰箱贴的悄然相吸,磁铁对铁钉的温柔牵引,让抽象的磁学原理褪去晦涩的外衣,在与日常的交融中变得触手可及。整堂课,李老师以生动的讲解编织知识的锦缎,以灵动的互动点燃探索的火花,最终让物理学的魅力在同学们心中深深扎根,绽放出热爱的萌芽。

图5:李佳兴老师上课

指尖生花

手工课上,骆天老师指导孩子们用陶土制作创意笔筒。老师先讲解了制作步骤和技巧,随后孩子们开始动手操作:有的把陶泥揉压成圆筒形,再用细竹签刻上简单花纹;有的搓出细泥条,盘绕在笔筒外侧,还加上小泥团做装饰。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制作,案台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陶泥笔筒。这些作品造型不一,有的看起来略显质朴,有的则透着巧思。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看着自己的作品,脸上满是成就感,现场氛围轻松又热闹。

图6:骆天老师指导同学们制作笔筒

图7:同学们制作笔筒

图8:同学们作品展示

一日的教学活动圆满落幕,老师们将孩子们一一送到家长手中,温情的交接里满是安心与嘱托。夕阳的余晖为校园镀上一层暖金,天边的云霞正静静酝酿着明日的朝阳,那蓬勃的生机已在暮色中悄然蓄力。孩子们仰着小脸望向渐沉的落日,眼中闪烁着对新一天的无限憧憬,稚嫩的脸庞上写满了对明日重逢的热切期盼。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越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9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