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宣讲润边疆 红色精神薪火传

发布时间:2025-07-17 01:0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乔馨瑜   阅读 696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青春宣讲润边疆 红色精神薪火传

为深入学习贯彻“两弹一星”精神,推动核工业知识普及与红色文化传播,7月6日,“凝‘核’聚力,薪火相传”两弹一星精神志愿服务宣讲团走进新疆阿克苏市,在努尔巴格社区、友谊社区、街道办及红领巾小课堂开展有关“两弹一星”主题实践活动。团队通过分众化宣讲、沉浸式体验、互动式教学等多元形式,将“两弹一星”精神、核工业发展成就与“双碳”目标深度融合,为社区居民与青少年打造了一场兼具思想性与趣味性的科普盛宴,让红色基因与科学精神在边疆社区落地生根。

图 1 在阿克苏市努尔巴格社区合照

图 2 在阿克苏市友谊社区合照

图 3 在阿克苏市多浪片区努尔巴格社区居民活动中心合照

实践团队精准把握不同受众需求,为居民与青少年定制差异化宣讲内容。在努尔巴格社区,面向居民的“核工业发展史与大国重器”专题宣讲中,团队成员以“铀的三生三世”为叙事主线,用生活化的比喻揭开核燃料的神秘面纱。配合《东方巨响》纪录片中原子弹爆炸的震撼画面。针对“双碳”目标下的核电价值,团队通过数据对比直观呈现:“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厂每年可减少8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2万公顷森林的固碳量。国家自主研发的‘华龙一号’更是将安全性与清洁性做到极致,单机组年发电量可达100亿度,为‘双碳’目标提供坚实支撑。”生动的讲解让居民们对核电从“谈核色变”转为“知核善用”。

图 4 在阿克苏市多浪片区努尔巴格社区居民活动中心给居民宣讲

图 5 在阿克苏市努尔巴格社区居民活动中心发放文创

在友谊社区红领巾小课堂,团队则以“科学启蒙+精神传承”为核心,用动画短片解读“人造太阳”的原理。通过“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邓稼先的小故事,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中。

为让青少年更深入理解“两弹一星”精神,团队精心设计了系列互动体验活动。在红领巾小课堂的“画说两弹一星”环节,孩子们拿起画笔,将心中的红色记忆与科学梦想尽情挥洒:有的描绘戈壁滩上升起的蘑菇云,有的勾勒火箭直冲云霄的轨迹,有的则刻画科研人员在实验室钻研的场景。

图 6 在阿克苏市努尔巴格社区展示绘画作品

图 7 在阿克苏市努尔巴格社区给青少年发放文创

折纸课堂上,团队成员手把手教孩子们折“和平鸽”与“长征火箭”,孩子们举着自己折的“火箭”互相展示,活动室里充满欢声笑语。在成果展示环节,50余幅绘画作品与折纸手工作品整齐陈列,青少年们化身“小小讲解员”,讲述自己作品中的红色故事,稚嫩的声音里满是对科学的向往与对祖国的热爱。

团队还带来了精心制作的文创产品,涵盖印有“两弹一星”历史瞬间的书签、“华龙一号”图案的徽章、核科普知识手册、科学家名言明信片等12类文创,累计发放200余件。拿到印有“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书签。

图 8 在阿克苏市努友谊社区展示作品

图 9 在阿克苏市友谊社区带领青少年学习有关两弹一星舞蹈

图 10 在阿克苏市努尔巴格社区宣讲

此次“三下乡”活动,实践团队以专业知识为支撑,以创新形式为载体,让“两弹一星”精神在边疆社区焕发新的生命力。团队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耕红色科普领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核工业知识与红色精神走进更多社区、校园,用青春力量讲好中国核故事,让艰苦奋斗、自主创新的精神薪火相传,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与文化自信注入青春动能。

文/付仕莲 董桐多 摄/陈明亮 贺楗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乔馨瑜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