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大文化”里,打捞千年时光 ——湘酉拾穗团走进老司城

发布时间:2025-07-17 00:3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浩宇   阅读 1.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楚南雄镇的牌坊在晨雾中勾勒出轮廓,灵溪河的水漫过踩在鹅卵石滩上的鞋——这是湖南信息学院“湘酉拾穗”实践团踏入老司城的瞬间。循着青石板路深入,采访向世芹老人的话语、寺庙的晨钟、灵溪河的凤头鸭……渐渐拼凑出这座千年古城的文化脉络,更在残垣断壁间,摸到了它跳动的文化脉搏。它的底蕴,藏在四大文化密码里。

2025年7月14日,前往采访的团队成员便被向世芹老人的话点醒:“看懂这四个文化,才算真的来过。”土司文化是骨架,撑起八百年江山;土家文化是血肉,织就民族底色;山水文化是灵气,引来文人驻足;遗址文化是记忆,镌刻古人智慧。

图 1向世芹爷爷向团队解说老司城

土司文化:八百年的“顺”与“守”

祖师殿的晨钟撞碎雾霭时,阶前的青苔正覆盖着二十八代土司的足迹。从后梁年间彭瑊挥师入五溪,到清雍正年间彭肇槐捧印献土,八百年光阴里,灵溪河的水既载过朝贡的楠木,也映过抗倭的刀光,而“顺”与“守”的智慧,恰如这河水,在历史的峡谷中奔涌成独特的轨迹。

顺:以丹心映山河

溪州铜柱至今仍在酉水边沉默——那是后晋天福五年(940年)的见证。彭士愁与楚王马希范激战半年后,以盟约换来了“无科徭”的自治权,铜柱上“永无金戈铁马之虞”的铭文,既是对中央政权的臣服,更是少数民族与中原文明对话的开端。这种默契在明代愈发深沉:永乐十六年,彭源率六百六十七名土官踏过灵溪石桥,带着马匹与方物远赴京师,史官笔下“贡使络绎于途”的记载,藏着土司对“天下一体”的认同;

守:以风骨筑城垣

老司城的每一块红石都藏着“守”的密码。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彭福石宠站在太平山顶,望见灵溪河如青龙绕山,当即决定将治所迁于此地。此后六百年,这座“楚南雄镇”在群山间生长:七座雄关锁住四方咽喉,搏射坪的呐喊震落晨露,若云书院里“十年读书可当官”的楹联,让儒家典籍与梯玛神歌在此共生。

当改土归流的诏命抵达时,彭肇槐捧着传承八百年的土司印信,回望老司城的炊烟。他或许想起溪州铜柱上“尔能恭顺,我无科徭”的盟约,想起彭翼南带回的战旗,想起若云书院里琅琅的书声。最终,他选择带着族人迁回江西祖籍,让这座古城在岁月里沉淀。如今灵溪河仍在流淌,就像那些未曾褪色的记忆:顺不是妥协,是识大体的担当;守不是封闭,是护文脉的执着。正如清代文人路过老司城时所题:“八百年兴衰一局棋,顺逆皆是赤子心。”

图 2祖师殿

土家文化:西兰卡普里的生命印记

衙署区的青石板上,西兰卡普的勺花纹突然映入眼帘——与老乡家中织锦如出一辙。这是土家人的“看得见的山歌”,藏着民族里的生命密码。

图 3西兰卡普原始图腾

周家湾的摆手堂里,彭士愁、向老倌人、田好汉的神像前,龙凤旗扬起时,梯玛的牛角号穿云裂石。灵溪河上的凤头鸭,是向盛福爷爷《土司王朝》里的“吉祥信使”;哭嫁歌的婉转、吊脚楼的飞檐、蓝泥湾的织锦作坊……每一处都在诉说:这是土家人的根。

图 4摆手舞

山水文化:唐伯虎题咏的千年共鸣

站在凤凰山观景台,终于读懂唐伯虎题在玉皇殿的对联:“天下名山无过此,世间好画也相宜。”桂林山水虽甲天下,却不及老司城“万马归朝”的磅礴——山连山、山包林,水绕水、水包财。灵溪河如青龙环抱古城,上接自生桥,下抵龙洞锁口,构成天然的地理屏障与生态画卷。

图 5祖师殿和玉皇殿

船过“美女梳头”山,灵溪河上撑船人唱起山歌:“楠木造船紫竹篙”,惊起白鹭掠过水面。登岸探访寺庙,房梁上留存着湖南发现的首个古代彩绘,朱砂、石绿等色彩历经岁月仍清晰可辨;建筑采用全榫卯结构,梁柱相接无钉无铆,严丝合缝的工艺让祖师殿、玉皇殿等建筑历经千年风雨而不倒。这种以自然为骨、以匠心为魂的格局,正是老司城山水文化的精髓。祖师殿的斗拱、玉皇殿的莲花纹,都在印证:这里的山水,是流淌的诗。

图 6主排水沟遗址

遗址文化:红石与榫卯里的生存哲学

最令人惊叹的是遗址里的细节。排水系统用糯米石灰砌成,宽得能容人穿行,历经千年洪水冲刷仍完好如初;五十公里外运来的红石台阶,红如炭火,老乡说寓意“红红火火”。

图 7祖师殿榫卯结构

衙署区的街道按西兰卡普对称纹样设计,千年之前便有“左右分行”的理念。考古专家称,北京类似遗址已难寻踪迹,而这里始终保持原貌——老司城从不复修,只做维护,这份坚守让每块石头都成了活的历史。

图 8“湘酉拾穗”实践团合照

离开时,灵溪河仍在静静流淌。这场探访也在向世人诉说,老司城的魅力不在“古”,而在“活”:土司的担当、土家的鲜活、山水的灵秀、遗址的智慧,它们共同诉说着一个真理——历史从不是故纸堆,而是照亮未来的光。

这次探访带走的不仅是调查笔记,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认同。或许,这就是探访历史的意义:在触摸过往中,找到前行的力量。

(通讯员:郑丹、邓小彦、林爽、易韵水)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浩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