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河源文脉 共赏客家风华

发布时间:2025-07-17 00:1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向寅   阅读 4.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七月河源暑气渐浓,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音跃而声・乐响广师” 突击队成员踏上客家文化探寻之旅,在博物馆展陈、龟峰塔青砖与文化馆非遗展厅中,触摸客家文化肌理,聆听岁月沉淀的回响。

突击队走进河源市博物馆客家民俗厅。展厅以八个主题展区系统铺陈客家人的生存智慧,客家围屋的建筑巧思、客家习俗的生活印记、客家家训的精神传承等内容,全面展现客家文化风貌。方言对照表前,独特词汇引发队员互动探讨;非遗专区内,紫金花朝戏影像展播吸引全员驻足 —— 演员身着绣花鸟纹戏服,以抑扬顿挫的唱腔演绎经典,“兰花指” 与 “碎步” 细腻传神,将客家方言韵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队员们边记录边轻声跟唱,定格艺术瞬间。

同日上午,队员们探访 “河源八景之首” 的宋代龟峰塔。仰望这座七层楼阁式古塔,逐层收分的建筑虽经修缮仍难掩岁月痕迹,如沉默老者守护千年故事。尽管客家元素有限,队员们仍在青砖斑驳纹路中追寻客家人与土地共生的印记,驻足想象昔日客家人传歌生活的场景。古塔以千年姿态成为客家文化最忠实的见证者,山歌韵律早已融入山水建筑肌理。

下午,突击队走进河源市文化馆非遗展厅。场景化布置打破玻璃展柜阻隔,还原客家非遗活态传承:木偶戏展台前,细线牵引的木偶在灯光下栩栩如生;鲤鱼舞彩扎鱼身鳞片闪烁,承载客家人对美好生活的祈愿。“鲜活的客家山歌、灵动的民间艺术直击心灵。” 一名队员感慨。这些非遗并非冰冷老物件,而是客家人在耕耘劳作中酿就的精神瑰宝,凝聚着客家文化根魂,铺就河源深厚人文底色。(通讯员:向寅 黄琬婷)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向寅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4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