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编辑:胡灿 杨惠颖 图片来源:谭皓泽)
为了推动落实《关于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青山逐梦 薪火传习”溪望启航乡村振兴促进团于7月15日在重庆市巫溪县上磺镇对返乡青年李心果进行了关于大漆工艺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的专题访谈。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传统手工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然而,在中国,仍有一群工匠坚守着古老的大漆工艺,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并发扬光大。今天,促进团采编小组走访了上磺“漆果儿”大漆工艺工作室,深入探索这一古老艺术的魅力与未来。
大漆工艺,又称漆艺,是一种使用天然漆树汁液作为主要材料的传统手工艺。它起源于中国,有着超过八千年的历史。在采访中,工作室的创始人李心果先生向促进团小组介绍了大漆工艺的制作流程。从选材、制胎、上漆到打磨、装饰等十几道工序,每一步都充满了匠人的智慧与耐心。
(图为李心果先生正在进行刷漆工序,谭皓泽摄)
李心果先生说道:“大漆工艺不仅仅是一种技艺,它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他提到制作一件大漆工艺成品至少需要花费半年的时间,每一件大漆作品都是由漆匠的心血凝结而成,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李心果不仅致力于传统技艺的传承,还积极尝试将现代设计理念融入传统工艺中,创造出既有传统韵味又符合当代审美的作品。
(图为李心果先生制作的大漆工艺品成品,谭皓泽摄)
在采访中,李心果先生打开了记忆的闸门,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在大漆传承这条路上的奋斗历程。李心果回顾自己如何走上这条传承之路,他说:“巫溪大漆一直运用在棺木上,我想要把大漆进行创新,让它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促进团小组成员对巫溪大漆为何难以传承和推广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了解。李心果先生将大漆工艺与手镯、手串、戒指等饰品相融合,让大漆与当代大众消费取向相统一。李心果先生提到巫溪县政府对其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助力大漆走出巫溪,走出重庆,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上大漆,让大漆工艺得到更好的传承。
(图为李心果先生接受促进团小组的采访,唐飞摄)
经过此次采访,促进团成员们深刻感受到大漆工艺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传承。在现代社会,人们更应该珍惜并支持这些传统手工艺,让它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光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胡灿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