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赵楼小学支教活动进入第四天,清晨的斑鸠鸣声唤醒了校园,支教队员们与孩子们一同开启了新一天的探索之旅。
针对不同学段特点,当日课程延续“因材施教、实践为先、兴趣引导”的理念:低年级(1-3年级)聚焦趣味活动与基础素养培养,高年级则侧重学科拓展与实验实践,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课堂中收获成长。
趣味活动课上,《飞屋环游记》的奇幻剧情点燃了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影片中“坚持梦想、永不言弃”的精神悄然融入童心;“可乐遇盐”实验里,盐粒投入可乐后喷涌的奇妙现象,让孩子们直观感受科学的魅力,在心中播下探索化学的好奇种子;折纸与积木拼搭课则成为创意的舞台,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体验设计的乐趣,感受创造的成就感。
基础素养课程同样干货满满。“认识自己”课以“小马过河”的故事引入,引导孩子们思考“想成为什么、要做什么”,并通过绘画定格心中所想;“身体健康”与“幸福泡泡”课分别从生理、心理层面出发,手把手教孩子们守护身心健康的方法,为成长筑牢根基。
高年级的学科拓展课更具针对性:文化课按需设教,五年级提前预习下学期数学“圆”的知识,六年级则走进朱自清《春》的意境,夯实学科基础;写作课上,孩子们或提笔写信、或构思故事与小说,在文字世界里尽情释放想象力,写作能力在实践中稳步提升。
实验实践课上,“双轨怪坡”实验带孩子们探秘物理世界,通过探究物体重心变化与视觉差异的关联,感受物理规律的奇妙;演讲课上,老师们围绕手势表情控制、语气语言运用等技巧展开教学,助力孩子们提升口头表达与临场应变能力,让“敢说、会说”成为成长的新技能。
当日课程如轻风拂面、似阳光洒落,于潜移默化中为孩子们植入梦想的种子、播下科学的根芽、凝聚表达的力量。支教队员们表示,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在田野间为孩子们点亮“观察世界的眼睛”,培育“改变未来的勇气”,让这份成长的力量在乡村校园持续绽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罗杨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