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5日讯(通讯员 广东二师“朝花西拾”实践团)“朝花西拾”实践团赴阳西县开展暑期支教活动,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及团中央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7月12日,广东二师“朝花西拾”实践团奔赴阳西县织篢镇中心小学,正式拉开暑假“三下乡” 社会实践班的序幕。
▲图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朝花西拾”阳西乡村振兴促进实践团相关场景
7月13日,“朝花西拾”实践团在指导老师的引领下提前抵达织篢镇中心小学,与该校校长展开深度交流,全面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学生的个性特点、基本概况及学习需求,为精准对接支教工作做足准备。结合前期精心打磨的系统方案,实践团搭建起多元化课程体系,计划为当地学生提供丰富且独特的学习体验。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实践团成员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及对学生的期待,准备迎接支教过程中的各项挑战。
▲图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暑期“朝花西拾”社会实践活动开班仪式暨师生见面会现场
7月14日,“朝花西拾”社会实践活动开班仪式暨师生见面会在阳西县织篢镇中心小学举行。当地校领导、团队指导老师以及“朝花西拾”实践团全体成员、实践班学生共同参与此次活动。仪式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依次进行介绍,随后开展了一系列趣味破冰游戏。活动现场互动频繁,欢声笑语不断,师生间的距离逐渐拉近,为后续支教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图为“舞动青春”课堂上小怡老师教学舞蹈的场景
仪式过后,织篢镇中心小学“三下乡”首日课程开讲。在“舞动青春”课堂上,小怡老师先带领学生进行充分热身,随后开启基础律动训练,进而教学《bar bar bar》里的踏步、滑步与跳步。在分解动作环节,学生们专注投入,在引导下先跟着慢速音乐练习,待熟悉节奏后切换至原倍速。从最初的略显生疏到逐渐跟上节拍,学生们在蹦蹦跳跳中享受课堂乐趣,现场始终洋溢着欢快氛围。
▲图为“趣味计算机”课上小锋老师讲解 C++ 应用的场景
“趣味计算机”课程中,小锋老师围绕计算机发展历史、硬件基础知识及编程应用展开教学。课堂上,学生们了解了第一台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输入输出设备与主机的功能原理,还学习了贝尔实验室的相关故事,共同梳理编程的发展脉络及 C++ 的实际应用场景。在拆解 C++ 代码结构、讲解输入输出语句等重点内容时,学生们专注倾听,展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作为编程入门教学,课程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了计算机背景知识与编程基础概念,尤其在代码结构和基本元素方面建立了初步认知。
▲图为“防溺水小课堂”小莎老师讲解安全知识的场景
“防溺水小课堂”中,小莎老师以一只小猫溺水的惊险故事巧妙引入,通过生动的故事情景自然过渡到现实生活,同时借助精心准备的视频和趣味互动游戏,向同学们直观呈现了溺水的痛苦与巨大危害。随后还耐心细致地教同学们识别各类安全标识,详细讲解相关注意事项以及自救与他救的正确方法。此次课程不仅让学生们收获了丰富的急救知识,更有效提升了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支教活动是助力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承载着社会对乡村儿童成长的关注与期待。广东二师“朝花西拾”实践团在阳西县织篢镇中心小学开展的支教实践,展现出青年学子服务乡村教育的热情与担当。面对支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挑战,实践团成员以专业素养和饱满精神状态积极应对,用实际行动诠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奉献。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会因困难而停滞,这些怀揣理想的大学生们正用他们的努力,为乡村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未来,“朝花西拾”实践团将继续发力,与孩子们一起在乡野的夏天里书写更多精彩篇章,同时也将激励更多青年学子投身到乡村教育实践中,为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盈迎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