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志愿者为患者进行肩颈按摩 图2 志愿者正凝神为65岁的老人进行艾灸
7月13日清晨在炎炎夏日里,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温度康复志愿服务队”走进——巴中市南江县扬坝镇赤卫村,为当地患者送去了肩颈部按摩的温暖与健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此次三下乡活动,他们带着专业的技能和满腔的热情,旨在为村民们提供肩颈部按摩服务,缓解他们的病痛。
下乡送暖——青春力量下乡间,肩颈按摩送服务
清晨八点的阳光刚漫过卫生院的屋檐,卫生院外已经飘起淡淡的艾草香。卫生院门外等候的乡亲——有常年弯腰劳作的大叔,还有总说“脖子像锈住了”的老爷爷,眼里满是期待我们的义诊服务。
“阿姨,您先坐,我帮您用艾条熏您不舒服的腿部。”穿志愿服的学生小袁一边轻声询问,一边熟练地用艾灸诊治。“您这症状要经常用艾条熏,平时注意保暖,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隔壁肩颈按摩区域,志愿者们正专心致志的为当地的村民们按摩同时嘱咐:“平时别总低头看手机,干活半小时就起来活动活动,像这样左右转头……”。在义诊的过程中没有紧张的气氛,反倒像一场热闹的邻里见面会,推拿声、欢笑声混在一起,暖融融的。乡间的健康行还在继续,而这份藏在推拿手法里的关怀,早已随着清晨的风,悄悄吹进了乡亲们的心里。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党的优良传统,近日,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温度康复志愿服务队”的老师们踏上了一场特殊的行程——走访慰问老党员。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不仅为老党员送去了关怀与温暖,更从他们身上汲取了宝贵的精神力量。
下乡慰问——慰问党员忆峥嵘,共话初心续担当
此次慰问活动,团队们准备了慰问品和药物,带着满满的敬意与关切,走进老党员的家中。每到一处,老师们带着学生与老党员们亲切交谈,仔细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耐心倾听他们讲述往昔的峥嵘岁月。
图3 志愿者老师为老党员送慰问品 图4 志愿者老师讲解药品药效
一位有着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入党的经历,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他说道,那时候条件艰苦,但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要跟着党,为改变家乡的面貌、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而努力奋斗。多年来,他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付出,毫无怨言。他还语重心长地对老师们说:“现在时代不同了,但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忘。你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一定要把党的精神传递给学生,让他们成为有担当、有作为的新时代青年。”
在交流过程中,老师们还发挥专业特长,为老党员进行了简单的身体检查和康复指导。针对老党员常见的一些健康问题,老师们耐心地讲解了预防和保健知识,让老党员们感受到了来自专业领域的关怀。
此次走访慰问活动,不仅让老党员们感受到了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也让团队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薪火相传,初心如磐,相信在老党员精神的激励下,学院的师生们将继续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下乡风采——赛场志愿展风采,乡村篮球别样燃
锣鼓喧天,彩旗飘扬。杨坝镇全民健身篮球联赛开幕式在镇文化广场隆重举行,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温度康复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其中,为球员们的健康保驾护航,用志愿服务为这场全民体育盛会注入青春活力。
长时间高强度的比赛,使得球员们的身体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肩颈部位,很容易出现肌肉疲劳和酸痛。温度康复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问题,他们凭借在学院所学的专业康复知识,迅速在赛场边设立了专门的服务点,为球员们提供贴心的肩颈按摩服务。
每当比赛间隙,就有球员来到服务点寻求帮助。队员们会先与球员耐心沟通,了解他们肩颈的具体不适情况,随后便施展专业手法。他们双手发力,精准地找到球员肩颈的酸痛点,通过揉、捏、推、按等一系列专业按摩动作,帮助球员们放松紧张的肌肉,缓解酸痛感。有的球员在连续比赛后,肩颈僵硬得厉害,队员们便会加大按摩力度,同时调整手法,用肘部的力量深入地放松肌肉,帮助球员恢复身体的舒适感。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温度康复志愿服务”队的这一善举,不仅为球员们缓解了身体的疲劳,保障了比赛的顺利进行,更将康复知识与温暖关怀传递给了每一位参与者。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志愿服务精神,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也为杨坝镇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贡献了一份不可或缺的力量 。
图5 团队合影
附:实践团队信息
单位: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
团队名称:温度康复志愿服务队
团队成员:文林钰,张蓝兰,刘以恒,刘馨,杨瑗琳,彭星星,吴佳宇,袁翠樱,杨丽,田鑫怡
指导老师:卫琛,曾雨,李泽鹏,牟杨,刘斯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文林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