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岭南师范学院星萤溯光突击队走进海萍社区,开展以“硬笔书法基础与提升——从规范书写到艺术表达”为主题的文化实践活动。作为“百千万工程”文化惠民举措的具体实践,活动通过“高校+社区”模式为青少年搭建传统文化体验平台,社区领导及家长到场旁听,共同见证笔墨间的育人力量。
活动以汉字演变史为切入点,系统呈现从殷商甲骨文到魏晋行书的发展历程。从甲骨刀刻的质朴、金文钟鼎的厚重,到小篆的规整、隶书的舒展,再到楷书的端庄、草书的洒脱、行书的灵动,七段演变脉络构成清晰的文化图谱,帮助孩子们在图文结合中感知汉字承载的千年文脉。在“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深入推进的背景下,这种对文字根脉的追溯,旨在为青少年播撒文化认同的种子,助力其从文明源头理解“文字作为文明密码”的内涵,为筑牢文化自信奠定基础。
图为教学现场。蓝钰雯 供图
书法作品赏析环节,突击队队员通过展示不同书风的书法作品,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书法艺术的多样性。当两幅风格迥异的作品并列展示时,“左边的字方得像积木,右边的字像一条蛇!”孩子们稚嫩的点评中透着对美的天然感知。这种将传统文化从课本符号转化为可感可知的艺术体验的方式,契合百千万工程“以美育人”的理念,能在审美熏陶中培育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情感认同,为文化传承注入情感动力。
“学书先正姿,练字先练心。”技能教学环节,队员聚焦“捏、托、贴、支、靠”五步法握笔技巧,配合教具,辅以“坐如钟,背如松”的坐姿口诀,让“身正笔正”的理念融入细节。这一过程既强调书写规范,又暗含“规矩”与“修身”的育人逻辑,使书法中的“正姿”既关乎书写美观,又与“立身端正”的传统美德相呼应,在“五育并举”背景下实现技法传授与品德涵养的有机统一。
核心笔画教学中,队员借长横、悬针等笔画的特点编写了“长横左低右稍高,中间略细像小桥…”等口诀,让笔画教学变得通俗易懂,让孩子们更能领悟其中的奥妙。实践环节中,孩子们按照指导握笔临摹,初期笔画歪扭,横画倾斜、竖画弯曲的情况较为普遍。队员巡回指导,通过纠正起孩子们收笔角度、示范手腕发力方式,孩子们笔下的线条逐渐规整,长横的弧度、悬针竖的出锋渐趋标准。
图为突击队员进行书法指导。蓝钰雯 供图
期间,多名孩子主动举起纸张向队员请教,在得到“这笔画写得好!起笔藏锋到位,行笔稳,收笔利落”等肯定后,笑容满面。从最初的生涩到后期的工整,孩子们的书写进步直观可见,主动请教的频率随课程推进逐步提高。书法课就像一把钥匙,让青少年在笔墨间触摸到文化的肌理,让文化自信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纸上跃动的笔画。
此次活动是高校专业资源转化为基层文化服务动能的成功尝试。这场书法课以横竖撇捺为纽带,构建起“认知—情感—实践”的传承链条,印证了“文化传承需贴近青少年、融入日常生活”的真理。岭师学子将持续响应“百千万工程”号召,深化“高校+社区”模式,让翰墨香飘进更多角落。当年轻一代在笔墨中读懂文明延续的密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在代代相传中焕发永恒活力,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不竭的青春动能。(通讯员 黄翠仪 董诗晴 邓自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邓自强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