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农文旅“青骑兵”实践团|普语篝火共燃,舞韵青春同行

发布时间:2025-07-17 13:4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程豫 罗思婷 鲁鸿博   阅读 2.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7日讯(通讯员 程豫、罗思婷、曾静雯) 7月5日,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农文旅“青骑兵”团队深入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永和镇蒙峒古村,开展了一场集非遗文化体验、普通话推广于一体的“三下乡”活动。在这一天里,古老的民族文化与青春的活力激情碰撞,谱写出一曲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

▲图为实践团成员普通话推广活动合照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罗思婷摄


阿婆展民俗风情,青年习文化瑰宝

7月5日的清晨,蒙峒古村的宁静被一阵喧腾的锣鼓声彻底打破。身着绣满五彩花纹民族盛装的当地阿婆们,早已带着满脸笑意等候在村口,为远道而来的大学生三下乡实践团队献上了一场热闹非凡的壮瑶民俗盛宴——“舞春牛”里木牛摇头摆尾,民族舞蹈中银饰叮咚作响,山歌对唱时嗓音清亮如溪,每一项表演都透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与文化底蕴。

▲图为当地村民表演民俗舞蹈照片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罗思婷摄

实践团的年轻人们被这份热情深深感染,纷纷围拢在阿婆们身边。指尖轻触那些传承百年的非遗道具,粗糙的木刻纹路里藏着岁月的故事;跟着阿婆们一字一句学唱山歌,生涩的调子混着阿婆们的和声,倒也有了几分独特韵味。手把手的教学中,苍老的手掌与年轻的手掌交叠,传统技艺的温度顺着指尖流淌,青春力量的鲜活气息也融入其中,在一教一学的互动里,碰撞出奇妙的火花。这场沉浸式体验,让年轻人们不仅看见了民俗表演的热闹表象,更触碰到了文化传承的深层脉动——原来传统从未老去,它正借着这样的相遇,在青春的滋养下焕发新的生机。

▲图为实践团成员亲自体验民俗表演照片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莫灿荣摄

童声飞扬推普乐,笑语满堂课堂欢

午后,农文旅“青骑兵”实践团在蒙峒古村活动室里铺开了普通话推广的画卷。句子拼图赛里字词跳动,词语分类大爆炸中欢笑飞扬,精心设计的趣味游戏像磁石般吸引着孩子们。小手齐刷刷举过头顶,孩子们在队员们的耐心引导下拼读词语、练习表达,舌尖滚动的不仅是日渐流利的普通话,更是一座悄然架起的语言桥梁。轻松的氛围里,沟通的壁垒渐渐消融,文化交流的火种正随着清脆的童声,在古村的午后悄悄燎原。

▲图为实践团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照片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刘海岚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当地小朋友一起玩游戏照片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鲁鸿博摄


篝火夜映古村,壮瑶情牵青春

夜幕降临,蒙峒古村的空地上燃起了篝火,跳动的火光给静谧的村庄添了几分暖意。当地壮瑶村民与大学生三下乡实践团成员围坐火边,一同举办了一场热闹的篝火晚会。活动中,村民们唱起悠扬的民族歌谣,实践团成员则带来明快的现代歌曲,歌声在夜空中交织;伴着或传统及现代的音乐,大家纷纷起身跳起传统舞蹈,舞步轻快而富有活力。欢声笑语里,古老的非遗元素在互动中与青春活力自然融合,不仅为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动能,也让村民与实践团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与篝火晚会活动照片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香嘉豪老师摄

此次活动以非遗体验、推普互动、篝火晚会等多元形式为纽带,让乡村文化传承焕发出鲜活活力。展望未来,实践团成员将继续扎根乡土,在三下乡活动中不断创新文化传播模式——既要深耕传统技艺的活态传承,用青年视角挖掘民俗故事的当代表达;也要拓展城乡交流的渠道,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让乡村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农文旅“青骑兵”实践团将以持续的行动吸引更多青年学子加入,让青春力量深度融入乡村文化建设与振兴实践,在一次次接力中筑牢文化传承的根基,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鲁鸿博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8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