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南大共院人文学院“语霁青泽”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先后探访袁隆平故居以及稻蛙产业园,从人才振兴与产业振兴两个方面,以青春视角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袁隆平故居:见证坚守与创新
怀着对袁隆平先生的崇高敬意与对农业创新发展的深刻思考,实践队员们走进袁隆平故居。在那个曾经连温饱都难以保障的年代,袁隆平院士躬身田野,执着探寻水稻增产的奥秘,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打破了外界关于杂交水稻难以实现增产增收的论断,映照出一位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得失之上的科学泰斗形象。如今,依托农业科技的持续进步,更将杂交水稻的福祉播撒到世界每一个需要的地方。
图为队员与指导老师在袁隆平祖居合影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故居
稻蛙产业园:探寻产业奥秘
下午,实践队员们来到共青城市泽泉乡涂山村稻蛙产业园,探索融合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创新种养模式——“稻蛙共生”。实践队员们围绕产业发展方向、生态效益、科技农业、带动就业等内容对负责人进行采访。
图为队员对负责人进行采访
队员们了解到,该体验园聚焦可持续化发展的生态农业,,通过利用水稻与黑斑蛙以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生态农业模范基地为目标,目前正在加速推进生产设备智能化升级,全力构建全自动生产体系,以产业兴旺带动农民增收,做到先富带动后富。
图为产业园负责人带领队员与指导老师在养殖区参观
图为队员们展示产业园荣誉
此次实践活动中,“语霁青泽”暑期社会实践队扎根乡土,从生态农业创新调研到乡村文化传播赋能,将青年智慧融入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青春助农的生动答卷,为乡村振兴事业绘就崭新图景。
撰文|温凡、万秋灵
图片|“语霁青泽”暑期社会实践队
审稿|李智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智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