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下乡实践团队深入社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一对一辅导+互动交流”为核心,聚焦孩子们的学习需求与成长特点,用爱心与耐心搭建起育人桥梁,书写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温暖篇章。
▲图为团队主要成员
一对一辅导中,志愿者们精准对接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学习特质,因材施教助力成长。三年级的小朋友起初对陌生人格外内敛,家长常不在家的环境让她不善表达。志愿者通过耐心引导,鼓励她主动提问,短短两天便看到明显变化——她眼中的怯懦渐消,开始反问问题,写题效率显著提升,虽在小数加减乘除运算上仍需加强练习,但开朗的转变已悄然发生。
▲图为一对一上门辅导
志愿者们围坐交流一对一辅导中的经验与问题,让零散的实践感悟逐渐系统化,为后续活动开展凝聚智慧。7月9日,团队组织小游戏活动时,因前期准备不足,出现游戏内容干瘪、数量少的情况,原本计划两小时半的活动半小时便显乏味,只能临时找方式填补空缺。这次经历让团队深刻认识到准备的重要性,当即决定后续活动务必做足规划。
▲图为一对一辅导的经验交流和社区活动的开班仪式
团队开展科普活动,讲解蜻蜓、豆娘、鱼鲸等生物知识,同步科普情绪管理与熬夜危害的科学内容,并通过播放动画调动兴趣,孩子们的参与热情较之前明显提升。虽活动中仍存在现场吵闹、控场能力待加强,以及安排凌乱、内容未完全讲完、长时间授课易让孩子生厌等问题,但团队已明确需结合孩子状态与兴趣曲线优化时间和内容设计。
▲图为情绪知识的学习
此次实践中,志愿者们在一对一辅导的因材施教与活动开展的反思改进中不断成长,更深刻体会到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意义,用实际行动为孩子们的暑期成长注入温暖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攀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