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绘为媒连乡情 星月作证践初心 ——广交院“萤光炙梦”实践队以“墙绘”点亮葛朱文化之光

发布时间:2025-07-12 09:5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萧彦伟   阅读 2.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2日讯(通讯员 萧彦伟)近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号召,扎实推进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萤光炙梦”实践队秉承“思艺融合,德美同行”的宗旨,于7月5日,奔赴汕头市濠江区礐石街道葛朱社区开展为期1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乡村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晨光熹微 星月为伴

据悉,“萤光炙梦”实践队墙绘实践活动一直延续着“日出而作,星落而息”的创作节奏,以青春笔触为葛朱社区换新颜。

图为凌晨4:50实践队成员已携带画具抵达墙绘现场。通讯员 萧彦伟 摄

图为实践队成员用尺子描绘墙绘辅助线。通讯员 萧彦伟 摄

图为实践队成员为墙绘人物勾勒线条。通讯员 范峻赫 摄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墙绘现场调制颜料。通讯员 萧彦伟 摄

凌晨4:50,当第一缕晨光尚未穿透云层,队员们已携带画具抵达墙绘现场。在队长朱丽美的统筹安排下,调色组根据设计稿精准调配颜料,构图组用粉笔勾勒轮廓,上色组专注填充色彩,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经过连续作业,原本斑驳的墙面逐渐显现出《朱子家训》《赛龙舟》等主题画作的生动轮廓。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已完成的墙绘前补充字体。通讯员 萧彦伟 摄

图为当地居民在现场驻足观看实践队成员绘制墙绘。通讯员 萧彦伟 摄

图为当地居民在现场协助实践队成员绘制墙绘。通讯员 萧彦伟 摄

图为当地居民在现场驻足观看实践队成员绘制墙绘。通讯员 萧彦伟 摄

傍晚19:30,创作进入关键阶段。路过村民纷纷驻足,有的主动帮忙递送颜料,有的用潮汕方言指点本地文化元素,更有擅长绘画的村民即兴加入上色。当最后一笔在22:00落下,墙面已焕然一新。村民朱阿姨感慨道:“这些年轻人不仅画得好,更把我们的心意都画进去了。”

街道社区,暖心问候

图为礐石街道团工委副书记赖宇欣为实践队协调解决困难问题为后续合作提供保障。通讯员 范峻赫 摄

7月7日下午,礐石街道团工委副书记赖宇欣、团工委成员陈嘉政,葛朱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朱仕岳专程来到创作现场。赖宇欣详细询问了实践队的食宿保障、创作进度等情况,并为实践队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并表示将建立长效对接机制,为后续合作提供保障。

图为葛朱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朱仕岳为实践团队创作的墙绘提出改进建议。通讯员 范峻赫 摄

朱仕岳在仔细观赏墙绘初稿后,提出后续将当地朱子家训、赛龙舟等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的改进建议,并透露社区计划将后续墙绘墙面持续延伸,期待与实践队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打造“一墙一文化,一巷一风景”的乡村新貌。

茶暖人心,干群同心

图为当地村民为实践队成员送上当地特产橄榄。通讯员 萧彦伟 摄

图为当地村民为实践队成员送来刚泡好的菊花茶。通讯员 萧彦伟 摄

骄阳似火的午后,创作现场迎来温馨一幕。当地一位年迈的老奶奶提着烧水壶和刚泡好的菊花茶,用潮汕方言热情招呼:“后生仔们,来饮杯茶歇下!”实践队队员与奶奶交流时得知,菊花茶是用当地的菊花和甘草泡制的。这份质朴的心意让队员们倍感温暖,创作热情愈发高涨。

图为实践队成员协助当地村民务农。通讯员 萧彦伟 摄

图为实践队成员协助当地村民在农田里拔花生。通讯员 范峻赫 摄

茶歇间,另一位头戴草帽的老奶奶笑盈盈地招呼队员:“小同志们,来帮俺拔花生咯!”队员们欣然应允。在老奶奶手把手的指导下,大家泥土沾满双手,笑声洒满田间。谈笑间,队员们不仅体会到农作的艰辛,更从老奶奶的讲述中读懂了乡亲们的期盼。

持续发力,书写青春

图为部分墙绘完工图。通讯员 范峻赫 摄

截至7月10日,实践队已完成7面主题墙绘的主体创作。内容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朱子家训》《赛龙舟民俗》等文化。接下来,队员们将重点完善墙面文字部分,并启动剩余6面墙的创作计划,助力葛朱社区打造“文化+生态”特色乡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萧彦伟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