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6日讯(通讯员 阮斓琪、张亮、熊平安)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7月15日,湖北民族大学“童彩筑梦”志愿服务队在宣恩长潭河侗族乡东乡村开展以“扇染漆华 舞承古韵”为主题的非遗制作课程。本次活动通过讲解基础传统文化知识,制作漆扇和书签,让孩子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活动伊始,“童彩筑梦”志愿服务队以“身边的非遗”为切入点展开提问。孩子短暂思考后踊跃回应,纷纷发掘出身边的非遗印记——从热情奔放的土家摆手舞,到绚丽精美的西兰卡普,再到依山而建的吊脚楼……在这样的互动与思考中,学生不仅主动探寻着身边的传统文化,更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对其内涵的感悟。
▲图为团队成员辅助学生制作漆扇
漆扇制作环节,孩子踊跃参与其中。将素净的扇面轻放入滴有颜料的水桶,色彩在扇面上晕染、交融,勾勒出异彩纷呈的图案,变成一把把独一无二的漆扇。在这场与色彩的奇妙互动中,孩子创造了美,在指尖的触感与眼前的斑斓里,真切感受着美的韵律。
活动最后,志愿服务队组织孩子学习土家摆手舞。学生热情参与,逐步掌握了摆手、转身等基本动作。志愿者在教学中同步讲解了舞蹈动作与土家族传统农耕生活的关联,如“单摆”“双摆”分别对应收割、插秧等场景。孩子以亲身体验的方式近距离接触土家族传统舞蹈,将舞蹈动作与传统农耕生活关联。
▲图为活动成果展示
据悉,本次活动以“理论筑基+巧手传艺”的教学模式让孩子感受民族文化的代际传递与活态传承,将知识传授与文化感知结合;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让民族文化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阮斓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