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暑意正浓。为深入了解特殊儿童群体的生存现状、成长需求及社会支持体系建设情况,为精准帮扶特殊儿童提供扎实的数据支撑与实践参考,兰州理工大学“三下乡”特殊儿童现状调研团队一行15人与团队老师,近日奔赴多地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机构及特殊儿童家庭,此次调研聚焦特殊儿童的教育保障、康复服务、家庭支持及社会融入等核心议题。
团队出发前学校为保障2025年暑期“三下乡”活动顺利开展,兰州理工大学在各实践团队启程前,组织了多场专项培训。
培训聚焦安全核心,涵盖交通、食宿、极端天气应对及突发状况处置等内容,通过案例讲解等方式,确保师生掌握基础防护与应急技能。同时,围绕沟通礼仪、团队协作、活动纪律等内容开展指导,并结合不同实践方向补充针对性培训,全面提升各团队实践能力,为活动顺利推进筑牢基础。
(图为兰州理工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安全培训会 供图:贾铭萱)
同时我们团队扎实筹备,通过查阅政策、设计问卷,构建起多维度调研框架,涵盖针对特教工作者的访谈、面向家长的问卷,以及适合孩子参与的互动式观察记录,力求全面客观捕捉这一群体的真实处境与需求。在学校与团队成员与老师的双重准备下,我们于2025年7月11 日正式启动为期两周的专项调研活动。
(图为社会实践队 供图:吴法宇)
抵达兰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后,为拉近小朋友们与志愿者的关系,我们协助学校精心筹备的文艺汇演拉开了活动的序幕。志愿者们给孩子们们带来了武术表演,刚劲有力的拳术、行云流水的动作,展现着中华武术的魅力。表演过程中,志愿者们始终关注着孩子们的反应,与他们互动。汇演期间,志愿者们还主动承担起场地布置、道具传递、秩序维护等工作,确保每个环节都井然有序,让这场充满爱的演出顺利落幕。
(图为实践队参与文艺汇演合照 供图:张殷倞)
文艺汇演结束后,志愿者们主动走进教室、宿舍和活动室,帮孩子们打扫卫生,陪他们聊天、做游戏,用实际行动传递着温暖与关怀,校园里随处可见志愿者们忙碌又亲切的身影。
(图为志愿者协助特殊教育学校工作照片 供图:贾铭萱)
为了让孩子们体验更多元的乐趣,第二天志愿者们特别邀请了学校弓箭社团的成员来到现场。在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志愿者的辅助下,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拉弓、瞄准、射箭,感受着传统射箭运动的独特魅力;投壶游戏则更添几分轻松欢乐,孩子们争相尝试,小小的箭矢投入壶中的瞬间,总能引来一阵欢呼,一张张笑脸格外灿烂。
(图为志愿者教小朋友射箭 供图:贾铭萱)
(图为志愿者辅助小朋友开展投壶活动 供图:贾铭萱)
我们为了让小朋友们学到等多科学小知识,开展了科学小课堂,我们提前准备了材料,带领孩子们一起制作水火箭。我们对小朋友们说:“今天我们造火箭”!志愿者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材料,带领孩子们一起制作水火箭。剪裁、粘贴、组装……在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水火箭逐渐成型。
(图为带小朋友发射水火箭 供图:张殷倞)
当亲手制作的水火箭“咻”地一声冲向天空时,孩子们兴奋地拍手欢呼。志愿者们趁机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其中的物理原理——水的反作用力如何推动火箭升空,气压与动力的关系怎样影响飞行高度,让孩子们在玩乐中接触科学、爱上科学。
(图为小朋友发射自制的水火箭 供图:贾铭萱)
为了让小朋友们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场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展开。志愿者们拿出提前购买的漆扇和颜料,摆好水桶,先向孩子们介绍了漆扇的历史和工艺,示范了制作漆扇的技巧。接着让小朋友们自己发挥,
孩子们拿起颜料滴进水里,有的混了好几种颜色,有的轻轻转扇子。志愿者在旁边扶着,看他们自己摆弄。
(图为志愿者辅助小朋友制作漆扇 供图:贾铭萱)
晾干后,每个扇子都不一样,孩子们举着自己做的扇,看着自己亲手完成的作品,孩子们脸上满是自豪与喜悦,在动手实践中真切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为小朋友自己制作的漆扇 供图:贾铭萱)
除了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我们也格外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志愿者们带着孩子们来到操场,分组开展运动:有的教小朋友拍篮球,从笨拙地运球到能接住反弹的球,欢呼声越来越响;有的陪他们打羽毛球,用轻便的球拍慢慢传球,哪怕只是轻轻碰一下球,也能引来一阵雀跃。
(图为志愿者与小朋友打羽毛球活动 供图:贾铭萱)
跑动、跳跃、欢笑……孩子们在阳光下尽情舒展身体,汗水浸湿了额头,却挡不住脸上的笑容。志愿者们和他们一起跑、一起闹,让健康的活力在互动中悄悄传递。
(图为志愿者与学校篮球队进行的篮球比赛 供图:贾铭萱)
而这份陪伴与探索并未止步于此。在三下乡社会实践剩下的时间里,志愿者团队将会带来自主研发的智能导盲眼镜,邀请孩子们近距离体验。在志愿者的协助下,帮助孩子们戴上眼镜,尝试着辨别方向、感知周围环境。志愿者们认真倾听孩子们的感受,仔细记录他们提出的每一个建议,来自孩子们亲身体验的反馈,将成为改进设备的重要依据,让科技更贴近需求、温暖人心。
活动期间,志愿者们还走进了部分孩子的家庭进行家访。与家长促膝长谈,了解孩子们的成长环境、家庭日常和实际需求,也向家长反馈了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与进步。让志愿者们对“关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此外,我们还会开展手工制作等活动,志愿者们准备了彩纸、黏土、画笔等材料,和孩子们一起折纸、捏泥塑、画水彩画。让孩子们尽情释放创造力守护着每一颗纯真的童心。
此次“三下乡”活动如同一缕阳光,照亮了孩子们的笑容,也让志愿者们收获了满满的感动。未来,这份关爱与行动将继续延伸,用青春的力量为特殊儿童的成长之路添上更多温暖与光亮。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殷倞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