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铁道兵父子|追溯精神根脉,传承红色记忆

发布时间:2025-07-16 15:2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徐竟超   阅读 5.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6日讯(通讯员 徐竟超)7月7日上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铁脉薪传”团队走进十堰市国药东风茅箭医院家属楼,对何家坤及其铁道兵父亲进行专访。这场跨越三代人的对话,以铁道兵的筑路史为脉络,串联起峥嵘岁月里的奋斗故事,展现了“铁二代”对父辈精神的传承与坚守。

图为何家坤与父亲何正福的合影。周文淼 供图

访谈中,何家坤与父亲围绕铁道兵的筑路历程展开问答交流。当被问及入伍初期参与的工程时,父亲回忆起曾参与修建的贵昆线,这条铁路被何家坤视为铁道兵建设史上的重要印记。追溯铁道兵的筑路轨迹,何家坤介绍,其早期参与的宝成铁路建设中,地方队伍仍是施工主力;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铁道兵转向国内铁路建设,解放战争时期则主要承担被国民党军队炸毁的既有铁路修复工作。而礼赞铁路作为首条由铁道兵全权主导修建的工程,标志着这支部队在铁路建设领域走向成熟。


图为铁脉薪传团队与何家坤、何正福的合影。周文淼 供图

作为“铁二代”,何家坤结合自身在铁道兵军营的成长经历,引导父亲打开尘封的记忆。从1960年入伍、1961年入党,到1964年提干进入铁一师直属机械连操作国内最先进的大型土方机械,父亲的军旅生涯映射着铁道兵的发展轨迹。访谈中,父子俩谈及不同施工场景的鲜明对比:在六里坪火车站等平坦地带,机械作业高效推进;而在险峻山区,因设备受限,战士们只能以血肉之躯开路,“平均每两公里就有3人牺牲”的悲壮过往,让在场者深切感受到铁道兵建设的艰辛与无畏。

身为中华诗词协会会员,何家坤以诗为媒寄托对父辈的敬意,更以传承者的姿态主动承担起精神延续的责任。他表示,将通过整理史料、开展宣讲、创作作品等方式,让铁道兵的热血故事与奉献精神被更多人铭记。

图为团队成员与铁道老兵何正福握手道别。王恒依 供图

此次访谈不仅是对一段历史的打捞,更是对红色精神的接力。铁道兵用青春与生命铸就的钢铁之路,早已超越交通设施的物理意义,成为承载着忠诚、坚韧与奉献的精神地标。

铁脉薪传团队表示: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这份熔铸在铁轨中的精神力量,将持续激励新时代青年不忘初心、奋勇前行,让历史的回响在时代发展中焕发新的光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徐竟超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9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