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两山廿载,青苗艺创”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通过仿生课堂践行“两山”理念

发布时间:2025-07-16 17:5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周方荣、王琅   阅读 8.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志愿服务

2025年7月16日,湖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联合邱家漾社区共同开展暑期公益课堂,“两山廿载,青苗艺创”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生物灵感工坊”为主题,通过仿生应用学习与手工创作相结合的形式,让孩子们在趣味互动中感受自然生物的智慧,种下保护自然、利用自然的种子,这也是当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图为实践团成员活动结束与小朋友们合影

此次公益课堂聚焦“仿生生物学习及手工制作”核心目标,旨在引导儿童了解仿生生物的特性及实际应用,激发对生物学科的探索兴趣,同时通过手工创作与互动游戏提升活动趣味性。课程设置两大模块:第一模块围绕仿生生物知识及相关应用的历史故事展开,让孩子们从科学与人文双重维度认识自然与人类的紧密联系;第二模块则基于前期学习内容进行手工创作,并通过成果展示与小游戏巩固学习成果。

课堂上,“蝴蝶与迷彩服” “鱼鳍与船桨”两个仿生案例成为教学重点。在“蝴蝶与迷彩服”环节,实践团成员向孩子们讲解了科学家如何通过研究蝴蝶的颜色与伪装机制,研发出能减少战斗伤亡的迷彩服,展现了生物特性对人类技术的启发。随后,孩子们用彩色纸、剪刀等材料制作“蝴蝶”,通过绘画、剪贴模仿蝴蝶的色彩图案,并将作品粘贴在背景纸上尝试“隐藏”,最后在集体评比中体验生物伪装的奇妙。

▲图为实践团成员讲解生物伪装机制

而在“鱼鳍与船桨”环节,孩子们了解到船桨设计源于鱼鳍的灵感,进而通过泡沫板制作简易船桨模型,并在水面观察其“工作”状态,直观感受生物形态对人类工具设计的影响。

▲图为实践团成员指导小朋友们制作模型

湖州作为“两山”理念的发源地,始终重视生态教育与科学普及的融合。此次校社联动的公益课堂,以仿生学为桥梁,让孩子们在亲近自然、探索科学的过程中,理解“绿水青山”不仅是生态财富,更是孕育智慧、推动创新的源泉,为培养具有生态保护意识和科学探索精神的新一代打下基础。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周方荣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7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