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点亮乡村梦想 三大精神浸润青春心灵 长江大学学子“三下乡”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16 22:0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田青海   阅读 4.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6日讯(通讯员 高可君 田青海)近日,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青年大学生服务社会、奉献基层的青春力量,长江大学信息与数学学院于7月5日起开展了为期15天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院组织12名优秀学生干部深入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小悟乡林业初级中学,为七升八年级学生提供学业辅导与素质拓展课程。其中,英语课堂作为特色课程之一,通过趣味教学、经典影片赏析与价值观引导,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更以“大别山精神”“抗疫精神”“抗洪精神”为引领,为乡村教育注入青春活力。

图为志愿者出发前与领导合影(通讯员刘亦菲供图)

趣味英语游戏,点燃学习热情​

在英语作业辅导环节,志愿者们针对七升八年级学生的英语基础,从词汇、语法、阅读、写作等方面进行系统辅导,耐心解答学生在暑假作业中遇到的难题。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英语老师特别设计了“你画我猜英文版”和“逛三园英文版”等趣味游戏。“你画我猜”中,学生们需用英语描述或猜测所画内容,既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也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逛三园”则结合日常生活场景,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使语言学习更加贴近生活、生动有趣。

“以前觉得英语很难,但今天玩游戏的时候,我居然能听懂并说出好多单词,感觉英语也没那么可怕了!”学生陈思语兴奋地说道。

图为志愿者带领学生玩你画我猜(通讯员高可君供图)

经典影片赏析,感悟生命真谛​

为拓展学生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理解能力,英语老师组织学生集体观看了英文原版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影片围绕梦想与家庭、记忆与生死展开,情感真挚、寓意深刻。观影结束后,英语老师引导学生围绕“什么是真正的死亡”“家人对我们的意义”等话题展开讨论,并通过设置“词义理解”“仔细阅读”“阅读排序”等题目,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深入思考生命的价值。

“主人公米格尔为了追求音乐梦想,勇敢面对家族的禁忌,最终在亡灵世界找到了自我与家人的连接。这让我明白,梦想和爱可以超越生死。”学生王蓉在分享环节动情地说。

图为志愿者讲解《寻梦环游记》中的英语(通讯员马思媛供图)

女巫的毒药”游戏,探讨生死哲学​

在英语课堂的延伸活动中,志愿者们创新设计了“女巫的毒药”英语小游戏。游戏以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思考“牺牲”“责任”“勇气”等命题。通过英语对话与情节推进,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更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生命的珍贵与奉献的意义。

图为志愿者讲解《寻梦环游记》相关游戏(通讯员马思媛供图)

三大精神引领,青春扎根乡土​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中,信息与数学学院特别强调将“大别山精神”“抗疫精神”“抗洪精神”融入教学实践。英语课堂上,志愿者们通过讲述红色故事、分享抗疫抗洪中的感人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勇于担当的时代内涵。正如学院带队队长所言:“我们不仅要教知识,更要传递精神力量,让乡村孩子在英语学习中感受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图为志愿者讲解大别山精神(通讯员高可君供图)

据悉,此次“三下乡”活动还开展了红色教育讲座、趣味数学课堂、心理健康辅导等系列活动,受到当地师生一致好评。长江大学信息与数学学院将持续深化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引导青年学子在基层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田青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5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