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6日讯(通讯员 王雅如、王柔惠、王成浩、钟佳凝、黄洁萍)为助力乡村教育振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月5日至10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溯高思兴三下乡义教组的成员们走进双下村小学,开展为期五天的义教活动。通过精心设计的破冰游戏与非遗剪纸课堂,义教组的老师们与孩子们共同书写了一段温暖而难忘的成长篇章。
▲图为孩子们认真听老师游戏安排(贾欣茹 供图)
破冰初遇:以游戏为桥,融心灵之冰
在简单的自我介绍中,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勇敢地展示自我。面对陌生的环境,初见的孩子们眼中既有好奇,也藏着一丝紧张。为迅速拉近距离,义教老师们策划了“踩气球”“你画我猜”等破冰互动游戏。
▲图为踩气球游戏的精彩片段(王洁珣 供图)
操场上的“踩气球”比赛瞬间点燃热情,孩子们奔跑协作,欢笑声此起彼伏;教室里,“你画我猜”的队员用夸张的肢体语言引得全场捧腹,默契在猜中答案的击掌中悄然形成。镜头记录下飞扬的气球碎片、专注比划的小手和绽放在每张脸上的笑容。活动后,原本沉默的孩子们开始主动组队、互帮互助,名字与性格在游戏中变得鲜活。志愿者陈辕感慨:“从羞涩到敞开心扉,孩子们用最纯真的笑容告诉我们——破冰成功!”
巧手匠心:以剪纸为媒,承文化之美
第二天的课堂转向静谧的非遗文化传承。志愿者以“剪纸的历史”开篇,通过图文展示,带领孩子们领略从汉代祈福习俗到现代艺术创作的剪纸演变。当寓意吉祥的“福”字窗花、栩栩如生的生肖图案呈现时,孩子们连连惊叹:“原来剪纸能讲这么多故事!”
实践环节中,孩子们在义教老师的指导下
学习折纸、运剪技巧。铅笔沙沙勾勒线条,剪刀小心翼翼游走纸间,教室只剩专注的呼吸声。随着红纸展开,对称的雪花、灵动的蝴蝶跃然眼前。五年级的小轩举起作品自豪地说:“我要把这只‘红鲤鱼’贴在家里的窗户上!”义教老师储郡表示:“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技艺,更读懂了剪纸背后的匠心与祝福。”
▲图为赖嘉仪老师教授剪纸课程(王洁珣 供图)
双向成长:以真心换真情,以行动践初心
活动尾声,孩子们围着志愿者追问“明天还来吗”,小手递上写满感谢的剪纸作品。义教组组长赖嘉仪总结道:“破冰游戏消除了隔阂,剪纸课堂激活了文化自信,这正是我们此行的意义。”
▲老师与小朋友们一起游戏互动(王洁珣 供图)
据悉,本次义教是广师大“三下乡”社会实践的重要一环,团队后续将结合调研与志愿服务,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成浩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