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圩日与古寺,大八镇的文化故事太动人

发布时间:2025-07-12 09:3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吴金海   阅读 1.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2日讯(通讯员 吴金海)为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深入认识阳江市大八镇的地域文化特色,了解隐于乡野的独特民俗场景,感受当地传统风情的独特魅力。

2025年7月10日,广东科技学院赴阳江市大八镇“寻文化底片”突击队到大八镇探寻圩日活动,挖掘背后的文化故事、传统交易习俗及相关的民俗风情。让青年一代了解其价值,激发文化认同,助力乡村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大八圩日南药香

圩日是阳江市大八镇极具特色的传统活动。该镇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长期以来都是各类优质南药的重要产地。为进一步弘扬南药文化,推动南药产业发展,当地政府和居民共同创办了南药文化节,如今它已成为展示大八镇南药特色的亮丽“名片”。

每月尾号 “5”“10” 为圩日,届时东风路一带热闹非凡,村民携农产品、手工制品赶集,益智、砂仁、巴戟等珍贵药材应有尽有,牛大力、土茯苓、五指毛桃等常见药材更是摆满了摊位。南药文化不是束之高阁的古董,而是融入在大八镇每一个角落的活态文化。

晨圩药香漫市集

大八镇圩日的清晨充满青草、泥土与药材混合的独特气息。箩筐上还沾着新鲜的露水,熙攘人声便早已填满了每条街巷。深入市集,整条街的空气都浸透草木之气。药香是这里最忠实的居民,从街头一直弥漫至巷尾,宛如一个天然的药材宝库。

药食同源,滋养身心。南药,这一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智慧的瑰宝,在大八镇这片土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它们不仅是治病救人的良药,更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

圩日里的人间烟火

圩日不只是一场交易,更是活着的乡土博物馆,是草木人间的鲜活图谱。切药老农铡刀下的笃定、白发阿婆竹筐里的鲜翠、理发阿叔推剪间的从容,以及那木制模具里封存的手作温情。

队员们在目睹圩日后,心中满是感慨。南药文化不仅是治病救人的良药,更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寻文化底片”突击队励志将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料整理成册,向外界展示大八镇南药文化的独特魅力,助力南药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南行探吉水古刹

随后,突击队一路向南,去了解有着“粤西着名古刹”美称的吉水寺。该寺地处粤西阳江市大八镇,始建于大明万历年间,殿宇庄严、香火鼎盛。然世事变迁无常,古刹于上世纪70年代毁坏破落,后有川僧普戒恢复重建。古刹背倚飞庙岭的苍翠山势,前揽两河交汇的磅礴水系,形成“枕山襟水”的绝佳风水格局,构筑出一方得天独厚的灵秀胜境。

古寺细节藏匠心

寺庙内有山门牌坊、大雄宝殿、观音殿等主体建筑,重现古寺庄严气势。庙内有棵大榕树,树上红绸祈福带寄托愿景,蝉鸣如古谣流淌,风过枝叶,铃铛轻晃。

吉水寺山门牌坊作为佛寺入口的标志性建筑,融合了传统建筑艺术与宗教文化内涵。歇山顶多重檐造型优美,立柱以红色为主,凸显牌坊的标志性和重要性,牌坊上的雕刻和彩绘则运用蓝、黄、绿等多种鲜艳色彩映衬蓝匾额,寺名醒目。牌坊上布满了精美的雕刻图案,尤其是龙纹雕刻流畅生动,工艺精湛,寓意祈福纳祥。

吉水寺饰藏乾坤

寺殿脊兽融传统建筑与宗教内涵,有辟邪、装饰、封固之效。吉水寺殿脊依次为骑凤仙人、龙、凤、狮子、海马,承古建筑脊兽祈福驱邪文化,祈寺庙平安、佛法昌盛,亦增建筑美感,与彩绘、雕刻配合凸显华丽庄重。

此外,殿顶双龙戏珠造型意义丰富。文化上,龙象征吉祥权威,“珠”代表光明或财富,传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祈愿,且含阴阳和谐思想;实用上,构件固定保护瓦片,增强屋顶稳定性与耐久性。

结语

广东科技学院“寻文化底片”突击队在大八镇寻觅圩日余韵,让集市传统记忆持续激荡文化涟漪;以虔诚之心让吉水寺古韵化作贯通古今的诗笺,滋养当地精神沃野。青年当谦逊感受地域文化,莫让传统消散;更需创新赋能乡村,勿使民俗失却活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金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