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2日讯(通讯员 曾惠、刘诗怡) 当青春活力遇见乡村烟火,当艺术才华融入敬老真情,这个夏天,长沙市望城区大龙村迎来了一群特别的“孙辈”。近期,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支队前往大龙村开展“大学生暑期进乡村”湖南文旅志愿服务。他们精准聚焦村中长者需求,精心奏响助老服务“三部曲”,共同诠释了新时代青年服务社会、奉献乡村的拳拳之心。
▲图为服务队合影
桑榆暖·膳心相伴:助餐服务显身手,艺韵融情润日常
大龙村的老年助餐食堂内,志愿者们化身“温情膳使”。他们协助村委工作人员,精心布置用餐环境,确保干净整洁;有序引导老人入座,维持就餐秩序;热情地为行动不便的老人端送饭菜、收拾餐具。志愿者们亲切的笑容、周到的服务,让老人们在享受可口饭菜的同时,更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与陪伴。一顿热乎饭,一份贴心伴,以艺之韵,暖长者之胃,慰桑榆之心。
▲图为志愿者在老年助餐食堂进行服务
智享暖·e路同行:智慧课堂破鸿沟,巧思妙授架心桥
面对横亘于老人面前的“数字鸿沟”,志愿者们勇担“银龄智友”。讲解清晰,化繁为简如分解舞步,演示生动,形象直观若舞台表演。一对一辅导,耐心堪比排练指导,手把手教学,细致不亚动作纠偏。微信通话、新闻浏览、支付安全、反诈要点,实用技能倾囊相授。编口诀,助记忆如歌谣传唱,打比方,促理解似剧情演绎。
▲图为志愿者为老人进行讲解
光影暖·梦圆方寸:AI合照圆心愿,虚实相映寄深情
本次活动最动人心弦处,莫过于“AI生成心愿地合照”。志愿者们化身“圆梦画师”。前期倾听,捕捉心愿如采撷灵感,现场拍摄,引导仪态似舞台造型。聚焦八旬姚爷爷的“天安门情结”,巧用科技,妙施艺心,庄严城楼前,“站立”着精神矍铄的姚爷爷。
▲图为志愿者帮助老人AI生成的照片
本次志愿活动以“文旅赋能·智慧助老·青春同行”为核心,志愿者们用脚尖的韵律丈量乡间小路,用指尖的旋律拨动科技琴弦,更用心中的暖流浸润桑榆晚晴。从老年食堂里周到细致的“生活协奏”,到智慧课堂上耐心解锁数字世界的“启蒙变奏”,再到用AI技术为姚爷爷圆梦天安门的“心灵华彩”,这场以艺术为魂、以服务为体的“助老三重奏”,每一个音符都饱含真情,每一个乐章都直抵人心。它生动诠释了:青春的璀璨光芒,在于奉献社会、担当使命。
据了解,茶亭镇大龙村是长沙市望城区首个由村级老年协会负责的公益性老年食堂,从今年3月份启动至今,深受老年人欢迎,惠及老年人近千余人,为辖区老年人提供了“家门口”的幸福餐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曾智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