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农文旅“青骑兵”实践团|青年下乡探企,实践赋能成长

发布时间:2025-07-12 19:1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涂敬晗 罗思婷 鲁鸿博   阅读 2.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2日讯(通讯员 涂敬晗 罗思婷 曾静雯) 7月4日,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农文旅“青骑兵”团队在广东省清远市永和镇开展了三下乡暨百千万工程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调研和实践,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图为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农文旅“青骑兵”合照


走进豆基地:泥香里悟种豆门道

农文旅“青骑兵”实践团首先来到了连府人家华夏豆种植基地。在阳光的照耀下,绿油油的豆苗茁壮成长,形成了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海洋。实践团成员们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拨开叶片,观察豆株的生长态势,并听取农技人员讲解大豆不同生长阶段的养护要点。从播种时如何把控间距保障通风透光,到依据土壤干湿状态精准浇水,这些平日里书本上的知识,在田间地头变得鲜活可触。每一株蓬勃生长的豆苗,都是理论与实践相融的生动注脚,让“青骑兵”们在沾满泥香的实践里,读懂乡土种植的智慧密码。

▲图为实践团成员走进豆基地的写实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罗思婷摄

 走进腐竹坊:细活筑就豆香篇章

告别田野,实践团成员们紧随着连府人家公司的负责人走进高钙腐竹制作工厂。作坊里热气腾腾,醇厚的豆香扑面而来;泡得胖乎乎的黄豆在水中舒展,磨出的豆浆如同牛乳般细腻,煮浆时泛起的浮沫被师傅轻轻撇去。最妙的是挑皮环节——薄如蝉翼的腐竹皮在师傅指尖轻巧升起,透亮得能映出人影,每一道工序都透着“慢工出细活”的讲究。通过观摩腐竹制作,实践团成员们既感受到了传统工序的精妙,也体会到了“慢工出细活”的深层智慧,让传统技艺的价值在实践中更鲜活可感。

   

▲图为实践团成员走进腐竹基地的写实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罗思婷摄


从土地萌芽到匠心成味:全链条体验

从华夏豆种植基地到腐竹作坊,本次活动串联起食材从土地到餐桌的完整生命轨迹:在田间,团队成员们触摸到大豆生长的脉络,读懂自然孕育与农耕劳作的共生;在作坊,又见证颗粒黄豆经泡、磨、煮、挑等工序蜕变为腐竹的奇妙,理解了食材转化中“分步精进”的智慧。

  

▲图为连府人家的腐竹与豆浆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罗思婷摄


农文旅“青骑兵”实践团的脚步,在种植与加工体验的交融中更显厚重。当田间耕耘的汗水,邂逅车间制作的专注,实践团成员们完整串联起“从土地萌芽到匠心成味”的全链条。这份实践,让青年感受到寻常食物里,藏着土地的慷慨、耕耘的执着,更有手作的温度。“种子到舌尖”的深度联结,不仅让实践团成员们读懂食物的价值——它是自然、汗水与技艺合着的生活诗篇;更以小见大,窥见乡村产业从源头到产品的生长逻辑,让青春力量在知行合一中,锚定助力乡土发展的方向,践行“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三下乡使命,为读懂乡村、赋能产业埋下成长的种子。

                 ▲图为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农文旅“青骑兵”成员

未来,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农文旅“青骑兵”将以三下乡积累的经验为养分,持续关注企业与乡村共生路径,让青春力量在产业调研与实践赋能中,绽放更亮光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鲁鸿博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