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共育助力乡村教育 医学生用专业点亮童心

发布时间:2025-07-12 08:2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孙雨霞   阅读 474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7月3日,湖北医药学院“薪火相传”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丹江口市石鼓镇完全小学,开展为期13天的“三生教育”主题支教活动。这支由医学生组成的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设计,为乡村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关于生命、生存、生活的启蒙教育。

图为志愿服务爱心托管班开班仪式 孙雨霞 供图

生命教育:探寻生命本源 塑造健康人格

"老师,我们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女生会有月经?"这些在城市中的孩子们看来稀松平常的问题,对乡村儿童却常常是难解的困惑。实践队特别设计了生命起源、性教育等特色课程,用生动形象的动画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了他们心中或有或无的疑惑,知道了生命从哪里来,我们最终将归于何处,为孩子们揭开生命的神秘面纱。"通过这节课,我知道了生命是多么神奇,也学会了要好好爱护自己。"学生在课后分享道。对于乡村的孩子来说,关于生死教育,性教育是比较缺乏甚至没有的,本次三生教育特色课程的设立正能够引导孩子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培养他们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

图为志愿者给学生上小学性教育课 杨皓婷 供图

生存教育:筑牢安全防线 掌握救命技能

丹江口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水域安全尤为重要。实践队结合当地实际,精心设计了防溺水、消防安全、急救技能等实用课程。“手臂要伸直,按压要有节奏!”在急救技能培训课上,孩子们在志愿者指导下认真学习心肺复苏术,除了心肺复苏术外志愿者还为孩子们讲解了当异物卡喉时如何用海姆利克法自救,以及日常的割伤,烫伤,崴脚的处理办法。在防溺水课上,志愿者向孩子们讲解水域危险。“不要独自下水”“遇到同伴溺水要大声呼救”……这些安全常识通过情景模拟深深印在孩子们脑海中。志愿者们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教会孩子们如何预防和应对溺水事故。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校园霸凌这一隐性安全问题,实践队创新采用“匿名纸条”的方式,让孩子们写下自己的困扰,为后续心理辅导提供了重要参考。

图为志愿者指导学生进行海姆利克急救演示 杨皓婷 供图

生活教育:培养劳动技能 激发创造潜能

“我会做饭!”“我能自己洗衣服!”生活技能课上,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展示着自己的本领。实践队通过、手工制作等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在创意手工课上,一张张彩纸在孩子们手中变成栩栩如生的作品,五彩斑斓的画作更展现了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一堂美术课后,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如果不是提前知道这些画作是经由孩子之手,根本想象不到孩子们能画出这么好的作品。

图为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 孙雨霞 供图

“三生教育”正是我们乡村学校所欠缺的,这些课程不仅开拓了孩子们的视野,更为他们今后的成长打下了坚实基础。此次支教活动也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走进乡村学校,让“三生教育”的种子在更多孩子心中生根发芽。湖北医药学院带队老师表示,学校将继续发挥医学专业优势,为乡村教育振兴贡献更多力量。(通讯员:孙雨霞)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孙雨霞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1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