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2日讯(通讯员 于锡浩 李淼)为深入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伟大成就与背后的技术奥秘,传承水利精神。7月4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乌拉尔学院“南水北调,水脉传承”社会实践队奔赴河南省荥阳市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开展了以“千里水脉通南北,一堂实践载知行”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图为实践队员在观影区观看
活动中,队员们先在户外观影区观看了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纪录片,了解到工程从酝酿、规划到建设的全过程,被建设者克服困难实现长江水穿黄的壮举所震撼。每一个数据和技术的突破都凝聚着水利人的心血,让实践队员们更懂水利工程对国家的意义。
随后,实践队员到工程相关机械展区,近距离观察曾在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机械设备。一根黄色圆柱形压力钢管十分醒目,它在南水北调工程中承受水压、输送水流,其上方白色装置是检测调试设备。不远处,巨大的圆形隧洞衬砌管片展示物也引人注目,作为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关键设备,它保障隧洞稳定安全输水。站在这些设备前,能真切感受到它们对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意义。
▲图为工作人员对圆形隧洞衬砌管片进行讲解
参观时,队员们还与基地水利工程师交流,工程师结合实际案例解答了技术细节、生态保护措施等问题,分享了参与建设的亲身经历。同学们表示,这些一线经验让课本知识更具体,也更坚定了学好专业、投身水利事业的想法。
之后,实践队登上观景台,通过望远镜眺望南水北调入水口的大桥,清晰看到输水工程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布局,切实体会到这项工程对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的重要作用。
最后,全体成员在基地标志性建筑前合影,为此次研学活动画上句号。
▲图为全体人员结束本次实践任务
这次实践让队员们深入了解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实际成就,真切感受到水利人的责任担当,实践队员表示会把所学所感融入后续学习,为水利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三校:于锡浩 鲁世强 肖文涵
三审:王世佳 张军龙 李 淼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于锡浩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