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6日讯(通讯员 余静蕾 郭姿彤 报道 胡晨晨 摄影)为激发乡村儿童创造潜能,培养动手能力与审美情趣,武昌理工学院文法学院第六届知行书苑“文润童心·法护青禾”志愿服务团,于7月16日在天门市岳口镇健康村开展“趣味手工课”。课程融合美术知识与手工实践,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助力综合素质提升,践行支教服务中“以美育人”的理念。
▲图为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课程以美术基础知识讲解开篇。志愿者通过PPT系统介绍色彩原理、构图法则等内容,明确本节课核心任务——制作动物主题3D立体拼图与立体贴画。讲解中,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如分析不同动物的色彩特征如何体现在手工创作中。课堂上,孩子们专注倾听,积极回应提问,初步建立对美术知识的理解,为后续实践奠定基础。
▲图为学生回答问题
理论铺垫后,在互动讨论环节中志愿者以“你最喜欢哪种动物?为什么?”为主题,引导学生分享想法:有同学喜爱象征和平的熊猫,也有同学欣赏翱翔的雄鹰。讨论不仅锻炼了表达能力,更让孩子们深化对动物特征与象征意义的认知。志愿者根据讨论结果精准分发对应动物的3D立体拼图材料包,确保材料贴合学生兴趣。
▲图为志愿者进行模型分发
实践环节中,孩子们先投入3D立体拼图创作。他们对照说明观察部件结构,耐心拼插组合,遇困时主动请教老师或同学,展现出互助精神。在专注操作中,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与手眼协调能力得到锻炼,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动物模型逐渐成形,成为实践成果的直观体现。
▲图为学生进行拼图
随后的立体贴画环节更具创意性。孩子们选取彩纸、画笔等材料,通过剪、贴、画等手法,为动物模型设计背景环境或故事场景,将平面材料转化为立体艺术作品。创作中,想象力与创造力被充分激发,课堂充盈着热烈的创作氛围。课程尾声,孩子们将作品送给喜爱的老师,简单的材料中饱含着纯真情感,让支教老师倍感温暖。
▲图为学生进行贴画
课后,记者采访到参与课程的小朋友进行感受分享:“这节课太有意思了!我不仅学到很多画画的知识,还亲手做了立体的动物模型和好看的贴画。我特别喜欢我自己做的贴画,我要把它送给教我最多的李老师,她对我最好了!”这句真诚的反馈,印证了课程的成效。志愿服务团表示,未来将继续设计此类创意课程,通过手工实践培养乡村儿童的审美与创造能力,为其全面发展添砖加瓦。(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郭姿彤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