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9日讯(通讯员:陈腾倩 谭娆 苏璇 吴丽文 吴数)7月10日,衡阳市祁东县蒋家桥镇小坪村的村委小院迎来了一场特殊的“义诊”。衡阳师范学院“星火筑梦”实践团“雷锋家电工作室”维修组的成员们早早摆开阵势,电烙铁、锡丝、万用表等常用工具在木质长桌上一字排开,实践团成员们挽起衣袖,一场充满温情的义务维修活动就此展开。
▲图为 维修组成员帮助登记信息 吴丽文摄
"听说有大学生来帮修电器!"义务维修的消息很快在村中传开,村民们纷纷携故障家电前来。队员们耐心细致地询问村民家电的故障情况,随后运用万用表对电器的各个元件和电路进行全面检测,抽丝剥茧般精准定位故障原因,并针对性地进行修复。维修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图为 维修组成员使用万用表检测故障
“这电扇坏了一年了,扇叶不转了,孙子写作业的时候总喊热,这个能修好吗?”一位大爷擦着汗将一台老式台扇小心递上工作台上。实践团成员立即行动起来:拆解外壳、检测电路、更换零件......短短十分钟后,重新欢快转动的扇叶让老人笑得合不拢嘴:“这下孙子能安心写作业了。"
维修现场,队员们或半蹲着检查电路,或躬身调试零件,目光专注,手法娴熟。面对需求量较大的电风扇维修需求,他们顾不上腰酸腿麻,俯身工作台前,仔细检查每一处线路。万用表的指针在元件间来回跳动,电烙铁在电路板上精准焊接,一件件"罢工"的家电重新焕发生机。
▲图为 维修组成员弯腰仔细检查线路
剩余电器修好后,维修组成员依次打电话联系物主领取物品。“哎呀,真修好啦!这下晚上能睡个凉快觉了,太谢谢你们了!”一位大叔接过重新转动起清凉微风的风扇,脸上绽开舒心的笑容,连连向志愿者道谢。另一位爷爷拿着修好的电饭煲,仔细端详着恢复的功能,不住点头,与其他村民们相互分享着喜悦。经过一天的努力,维修组共接手23件故障家电,成功修复15件。
▲图为 维修组成员把修好的电饭煲送还给爷爷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雷锋同志的这句箴言,在这场活动中得到了生动诠释。衡阳师院的学子们用沾满油污的双手,在田间地头展现了知识的价值,践行了担当的誓言。那些重新转动的风扇、恢复功能的电饭煲,不仅让“螺丝钉精神”在乡村烟火中闪光,更让雷锋同志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成为连接高校与乡土的温暖纽带,在乡村振兴的路上,续写着新时代的奉献篇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