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当晨光穿透云层,洒向大地,“红心绘李林”实践队暑期“三下乡”活动也迎来了最后一天。过去的七日里,作为“红心绘李林”实践队的成员的集大学子以画笔为桥梁,用色彩传递热爱,共同勾勒出李林村的独特魅力。而在这意义非凡的第八天,让集大学子一同走进这场创作之旅的终章。
一、笔尖上的李林:最后一抹绚丽色彩
这天清晨,参与活动的队员和小朋友们早早便来到李林村的文明实践站。在这特殊的最后一天,咱们举办了“执笔李林,绘美家乡”的乡景营造活动。在活动的现场,集美大学的学子们将与当地小朋友携手,共同开启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绘画之旅。
集大学子们耐心地指导着小朋友,手把手教他们握笔、调色、勾勒线条。小朋友们则睁着好奇的大眼睛,认真地聆听着志愿者的讲解,稚嫩的小手在画纸上尽情挥洒着创意。有的小朋友以李林镇的自然风光为蓝本,用五彩斑斓的色彩描绘出山川的壮丽;有的小朋友则将心中的美好愿景融入画中,画出了充满梦幻色彩的未来家园。集大学子们的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他们不仅传授绘画技巧,更传递着对李林镇的热爱和关怀。这种大手拉小手的合作方式,不仅增进了志愿者与小朋友之间的感情,也让小朋友们在绘画中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
“执笔李林,绘美家乡”活动,不仅是一次绘画创作,是一次心灵的交流与碰撞,更体现了集大学子的奉献精神和小朋友们的无限潜力。
图1为“执笔李林,绘美家乡”的活动现场
图2为“红心绘李林”实践队队员郑景灏指导小朋友绘制竹匾画
图3为实践队队员张琦梵指导小朋友绘制猪猪侠
图4为实践队队员陈雨格指导小朋友绘制作
二、交流与碰撞:思想的火花照亮创作之路
在活动现场,集大学子与小朋友共同进行艺术创作。部分小朋友在学子的指导下绘制竹匾画作,他们共同构思图案,以精细的笔触勾勒出充满童趣的想象;另一些小朋友则在学子的耐心指导下绘制风筝,他们通过色彩搭配的实践,使得天空的元素在风筝上生动地展现。还有小朋友在创作路牌,他们手持完成的精美路牌,面带笑容,而学子则在旁边守护,整个场景洋溢着温馨的氛围。
这些画面,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交融。集大学子们用专业与耐心,为小朋友打开艺术之窗;小朋友以纯真笔触,回馈对世界的热爱。每一幅作品、每一张合影,都承载着“以心绘心”的美好,让李林的夏日,因这份双向奔赴的温暖,格外动人。
图5为实践队队员王孙琰与小朋友印手印的合影
图6实践队队员郑景灏在教小朋友的合影
图7为实践队队员王宇晴和小朋友的合影留念
图8为实践队队员黄源浩指导小朋友绘制风筝的合影留念
三、感动与收获:镌刻于心的美好记忆
回顾这八天的“红心绘李林”活动,每一位参与者都收获满满。对于许多集大学子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绘画创作,更是一场心灵的旅程。
在与李林村孩子相处的过程中,集大学子们见证了纯粹的童真。看到孩子们用画笔大胆描绘对世界的想象,从他们眼中闪烁的光芒里,重新发现艺术最本真的魅力。手把手教孩子调色、构图时,学子们学会了以更耐心、更包容的心态去沟通,在传递绘画技巧的同时,也被孩子们不受拘束的创作思维所感染,让自己的艺术视角得到拓展。
在这八天里,学子们虽然有过矛盾和误会,但那些摩擦就像颜料不经意间溅落的星点,非但没有破坏画面,反而成了这段记忆里最独特的纹理,大家收获了友谊,收获了创作的经验,更收获了对李林村深深的情感;而李林村的居民们,则感受到了外界对家乡的关注与喜爱。这份双向的感动与收获,将永远镌刻在每个人的心中。
图9实践队员们和小朋友们的合影
四、红心永燃:让李林的故事继续传递
随着“红心绘李林”活动第八日的圆满落幕,这场旨在推广艺术精神、绘制乡村振兴之路的征程亦随之圆满结束。但这并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红心绘李林”实践队的队员们相信,这些饱含着创作者心血与情感的作品,将成为李林村最美的名片,向更多人讲述这片土地的故事。同时,实践队的队员们希望通过这些墙绘作品,吸引更多的人走进李林村,了解它的历史,感受它的文化,让李林村独特的精神和魅力得以传承和发扬。“红心绘李林”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实践队队员对李林村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永不停息。让实践队队员怀揣着这份赤诚之心,继续用艺术的力量,书写更多美好的篇章。
图10 11 12 13实践队队员们的劳动成果
感谢每一位参与“红心绘李林”活动的小朋友、村委会成员和实践队成员!是你们的热情与付出,让这场活动圆满成功。未来,”红心绘李林“实践队将继续携手同行,以红心为笔,以热爱为墨,共同描绘更加绚丽多彩的画卷!(撰文:郑景灏 王宇晴 图片:红心绘李林实践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宇晴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