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忠信社区进士巷在晨光中苏醒。社区工作人员有序布设摊位时,佛山大学“禅艺律动”队队员已协力将陶泥原料、扎染布匹、摊位桌椅等物资转运到位。居民陆续涌入巷内,湿拓画台前的水纹泛起虹彩,亲子陶泥区传出揉捏声,树荫下的闯关点排起蜿蜒队伍……
▲图为忠信社区进士巷艺术节活动现场 受访者供图
巷中段的苦楝树下,细碎绿荫滤过暑气。居民们执笔在红绸许愿牌上书写寄语,踮脚将木牌挂上老墙。“祝小宝考上理想中学”“希望巷子永远这么热闹”——层层叠叠的木牌在风中轻旋,成为艺术节最温情的注脚。“禅艺律动”队队员守候树旁,及时补充书写工具,将滑落的木牌重新系牢。
▲图为游客挂上自己的许愿牌 受访者供图
文化传承在剪纸摊位掀起热潮。广东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端坐红凳,手握银剪示范纹样走势,孩子们围坐长桌模仿手法。当“醒狮”“木棉”图案在孩童手中渐显雏形,传承人俯身调整握剪姿势,在作品角落留下签名。“禅艺律动”队队员轻扶摇晃的桌板,将完成的剪纸作品平铺晾干,防止相互沾染。
▲图为广东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饶宝莲与游客们的合影 受访者供图
巷尾人群格外密集。居民扫码领取闯关卡后投入层层挑战:白发长者俯身填字板,将方块嵌入成语网格;少年在诗卷摊闭目诵读,围观者屏息倾听;母女搭档快速滑动拼字部件,倒计时归零前拼出完整汉字。每过一关,印章落在卡面,通关者举卡笑逐颜开。“禅艺律动”队队员穿行其间,及时补充耗材,将散落的拼字模块归整回收。
午后烈日当空,扎染区帆布供不应求。社区工作人员抬手示意间,"禅艺律动"队队员小跑搬运布坯;陶泥台前孩童的泥团干裂,队员立刻递上湿润新泥。居民们或展开蓝白染布细观纹路,或托着未干的彩陶小像反复端详,湿透的后背与扬起的嘴角形成鲜明对比。
▲图为佛山大学“禅艺律动”队队员们协助游客们制作陶泥作品 通讯员 方林锐 提供
暮色渐染巷道时,居民们手提作品满足离去。“禅艺律动”队队员将空置的颜料桶摞上推车,清晨运来的物资器材完成使命。社区工作人员望着渐散的欢声笑语,对身旁满身汗渍的队员们竖起大拇指:“今天这场文化接力,你们是关键的助跑员!”巷口晚风中,那些浸透的志愿者服与居民手中的闯关卡,正共同拓印着社区文化传承的温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方林锐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