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6日讯(通讯员 部璐璐 徐焓 姚远)2025年6月29日,湖北民族大学“硒望山风”志愿服务队正式前往恩施市板桥镇初级中学,开展暑期支教活动。团队旨在为板桥镇初级中学的学生们带去知识与陪伴,用青春之风点燃求知的火种。本次实践活动聚焦中学需求调研与教学实践探索,为该团队后续长期支教奠定坚实基础。
图为硒望山风团队成员
实践准备阶段,结合整体规划和队员专长,团队迅速制定针对不同年级的分班教学方案。实践过程中各队员凭借精心设计的互动环节和结合当地学情的教学内容,迅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知识在互动中流淌,兴趣在讨论中点燃,陌生的师生情谊在共同探索中悄然生长。
图为团队成员徐焓进行科普课授课
图为学生上课场景
手工实践课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们展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与创新活力。在制作过程中,学员主动发起技术请教,积极共享工具使用心得;通过小组头脑风暴,多组创意方案在思维碰撞中持续优化。任课同学向晶晶观察到,全员保持高度专注力,在一节课内完成从设计构想到成品落地的全流程,最终呈现的原创手工作品均体现显著工艺完成度。课堂监测数据显示,学生平均互动频次达15次/人,作品优良率超过90%,成功实现实践教学目标。
图为团队成员向晶晶进行手工课授课
体育课程采用分组教学模式,学生们主动承担团队角色,积极建言献策,配合默契;在随后的竞赛环节中,各小组全力以赴,展现出良好的竞技状态与团队精神。据现场观察,整堂课学生参与度极高,互动高效,运动技能提升显著。校方表示,此类体育课程不仅增强了学生体质,更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与竞争意识,充分体现了阳光体育的教学成果。未来,学校将继续优化课程设计,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促进全面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姚远进行体育课授课
此次志愿服务不仅为当地学生带去了丰富的课程内容,更成为志愿者们一次深刻的教育实践与心灵洗礼。在支教过程中,志愿者们观察到,当地学生从最初的腼腆拘谨逐渐转变为课堂上的积极互动者。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和课后一对一交流,服务队成功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与自信心。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支教活动呈现出显著的"双向赋能"效应——志愿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被当地孩子展现的求知欲和纯真品格所感染。"教育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服务队队长表示。据团队反馈,此次支教活动共开展特色课程28课时,覆盖学生200余人,课后心理辅导20余次。志愿者们坦言,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让他们重新审视了教育的意义与自身的责任担当。板桥镇中心小学负责人对志愿服务队的付出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此类活动不仅丰富了山区教育资源,更搭建了城乡教育互通的桥梁。据悉,"硒望山风"志愿服务队将持续关注乡村教育发展,计划每季度开展定点支教活动,助力教育均衡化发展。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部璐璐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