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障之家仁心慰,奉献之心娩力承——温州医科大学“医娩同舟”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残疾人之家课堂

发布时间:2025-07-06 21:0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葛书宏 李硕   阅读 1.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为关爱智力残障人士,关怀帮扶弱势群体,发扬“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奉献精神,培育崇德向善的医者仁心,2025年7月4日下午,温州医科大学“医娩同舟”暑期实践队的10名成员化身“小老师”,走进温州市鹿城区花柳塘社区的残疾人之家,以康复助力、心理疗愈为翼,借手势操活络筋骨、折纸生花锻炼思维、轻功小球拉近距离、扭扭棒激发想象,开启了一场温暖人心、关怀备至的公益陪伴之旅。

指导小老师声情并茂地耐心示范手舞,逐步拆解动作,引导特殊朋友们活络筋骨、放松身心。每一次轻柔的纠正、每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化作温暖力量,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强化手部机能。“让爱传出去,好像阳光温暖我和你,不管有多遥远,总有到的那一天······”这温柔且充满力量的歌声,满载实践队热切的爱与希望,让大朋友们渐入佳境,展开笑颜。

图为团队成员指导手语舞

折纸课堂上,小老师一对一辅导特殊的大朋友们,耐心解释、细心帮助,彩色纸张在特殊朋友的手中翻转折叠,折痕交错间,胡萝卜、大水牛、小青蛙赫然立于桌间。每一次成型,都是创意与耐心的交融,锻炼手部精细动作的同时,赋予特殊大朋友以成就感。尽管困难重重,但慢工出细活儿,当栩栩如生的胡萝卜映入眼帘,一位大朋友不禁感慨道:“还真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嘞!”寥寥几字,正道出康复疗愈的坚持真谛。

图为团队成员辅导特殊朋友剪纸

在趣味活动中,特殊朋友们用筷子传递乒乓球,这考验着他们的手部控制与专注力。伴随着一声声鼓励,特殊朋友们越来越努力,乒乓球的稳稳传递,是合作的成果,更是信心的接力,“哇!好棒好棒!”队员们相互鼓励、彼此打气,浮云流转间,欢声笑语充盈在整个课堂;扭扭棒手工活动中,一对一小老师在旁协助特殊朋友们发挥想象力尽情创作,让艺术疗愈心灵,点亮他们对美的感知,色彩斑斓的扭扭棒变作可爱的花朵,“看我做的花美不美!”一位大朋友骄傲地举起自己的作品展示,脸上洋溢着的是炎炎夏日最美的风景。

图为特殊朋友参加用筷子传乒乓球小游戏

图为团队成员与协同特殊朋友做扭扭棒

课堂中,特殊朋友们的感谢频繁响起,或质朴言语,或灿烂笑容,无不传递着真挚谢意。“小老师”与他们相处融洽,这里没有隔阂与距离,只有对生命同行的尊重与扶持。这一趟残疾人之家的实践之旅,对“小老师”们而言,是推开新世界大门的珍贵钥匙。他们在手把手教学中,读懂了特殊群体渴望独立的眼神;在一次次耐心重复中,明白了无障碍沟通的重要性。而对特殊朋友们来说,这段时光是照进生活的一束暖阳——康复训练室里不断进步的肢体协调能力,手工课堂上完成作品时的雀跃欢呼,都成为他们心灵深处珍贵的记忆。在这个充满爱与善意的课堂里,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发光,共同书写着温暖治愈的成长故事。

图为团队成员,团队指导老师与特殊朋友大合照

以仁爱为帆,以行动为桨,“医娩同舟”实践队成员用专业与热忱,在残障人士康复疗愈的海洋里,划开希望涟漪。未来,这份爱与温暖也将持续蔓延,汇聚更多社会力量,守护特殊群体逐光前行,构筑残障人士的呵护长廊,让康复之花、心灵之花在包容与关爱的土壤中,绚烂绽放。

文字 | 葛书宏 李硕

图片 | 麻宇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葛书宏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5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