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应对人口老龄化,拓展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增进亿万百姓福祉。6月27日,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数策助参保,智‘保’安民心”实践团队在陶旭辉研究员的带领下,走进杭州市拱墅区大关街道东一社区阳光老人家,围绕补充型商业医疗保险开展专题调研。青年学子以专业视角探寻应对老龄化的破题之策,通过多样化信息干预方式,深度挖掘老年群体参保意愿,进一步推动老年医疗保障体系相关政策优化和服务完善,从而提升老年群体生活保障水平。
图为实践团队走访调研过程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达 18.7%,人口老龄化进程正加速推进。这一背景下,老年群体医疗费用持续攀升、基本医保基金支付压力逐年加大,而普通商业健康险因投保门槛高、保费昂贵,难以覆盖多数老年人。多重矛盾交织,如何让老年人更好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是全社会亟待破解的课题。实践团队指导老师指出,“补充型商业医疗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在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缓解家庭养老方面压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以近年来各地推广的“惠民保”为例,这类产品凭借 “保费低、门槛低、保障高”的特点,可以弥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大病保险报销比例有限、赔付率应分层调整等问题,能够一定程度上提升社会医疗福利保障程度。
图为团队成员在社区调研
在调研活动现场,团队成员通过“一对一”访谈问答与调研问卷,与数十位老人展开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他们对补充型商业医疗保险的认知、购买意愿以及实际需求。当问及“西湖益联保”等本地惠民型补充医保时,大部分社区老人都表示对此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年纪大了,买着西湖益联保,一些情况能多报点总归是好的。”69岁的陈奶奶道出了大部分老年人的心声。调研发现,随着年龄增长,慢性病频发,重大疾病治疗等医疗支出成为老年家庭的主要负担,而仅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已经难以完全覆盖,尽管大部分老年人表示下一年会继续参保“西湖益联保”,但超半数存在“不深入了解产品”“担心理赔难”等顾虑。
青春助力夕阳红,调研实践显担当。此次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是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积极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未来,实践团队也将对调研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助力构建更加完善的老年医疗保障体系。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泽微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