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于都——中央红军长征伟大集结出发地,红色基因已深深融入这片英雄土地的肌理,化作滋养初心、淬炼灵魂的源头活水,代代相传。2025年7月1日,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理工学院“红梦启航,筑梦童心”社会实践队深入于都县银坑镇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竹篙寨革命旧址,在一位特殊“红色园丁”的引领下——“于都百事通”林秦虎书记,开启了一场涤荡心灵的红色寻根之旅。林秦虎书记几十载如一日的坚守,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的深刻内涵与担当。
图为林秦虎为实践队队员介绍竹篙寨。实践队 罗轶恒 摄
红色家史:熔铸绝对忠诚的政治本色。林秦虎书记的家族,是一部用忠诚与信仰书写的红色史诗,红色血脉在数代人间奔涌不息。这份厚重的家族传承,绝非简单的故事讲述,而是对党绝对忠诚、为人民无私奉献的革命信仰的接力传递。在林秦虎书记心中,红色文化早已超越家族记忆,升华为流淌在血液中的政治责任与历史使命。他所讲述到:“这不仅是先辈用生命捍卫的信仰史诗,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于都大地的鲜活篇章。让后人读懂这份厚重,就是守护党和国家的根与魂。”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图为实践队进入竹篙寨洞穴。实践队 罗轶恒 摄
活化历史:让革命文物成为培根铸魂的生动教材。步入见证过中央红军浴血奋战的竹篙寨,林秦虎书记便化身一部行走的“活历史”。“竹篙寨的每一块岩石、每一道缝隙,都浸染着红军的英勇与智慧。”讲解中,林秦虎书记深情抚摸着布满历史痕迹的岩壁,将红军如何依托天险顽强作战、战士们如何以血肉之躯坚守阵地的故事娓娓道来。他致力于让冰冷的文物“开口说话”,让尘封的历史“焕发生机”,使竹篙寨成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课堂与重要阵地。
图为林秦虎为实践队队员介绍竹篙寨。实践队 罗轶恒 摄
薪火相传:在青年心中播撒信仰的种子。面对朝气蓬勃的实践队员,林秦虎书记倾注了特别的热情。在洞内幽微的光线下,他的声音如同穿透历史迷雾的灯塔,引领青年触摸岩壁,聆听当年红军在此屯物资、战斗的壮烈史诗,使抽象的红色文化转化为可感可触的精神传承。“希望通过年轻人的视角和脚步,把竹篙寨的故事、于都的红色精神传播得更远、更深。”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林秦虎在竹篙寨合照。实践队 罗轶恒 摄
竹篙寨的山风,回荡着永不消逝的红色记忆;林秦虎书记的讲述,传递着历久弥新的信仰力量。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的“新长征”路上,无数像林秦虎书记这样的基层工作者,以绝对忠诚为魂,以讲台阵地为犁,深耕红色沃土。他们以实际行动证明:红色传承是崇高的政治责任,是深沉的文化自信,更是照亮前行道路、凝聚磅礴伟力的时代火炬。让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的璀璨光芒,在新时代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指引大家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羽涵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