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戚朱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逐渐铺开,近年来,越来越多乡村把发展重心放在了农文旅融合项目上。发展思路无可挑剔,但最终成果却总像复制粘贴般缺乏新意。同质化,正在慢慢展露出它的獠牙,等待着给不久之后的乡村旅游项目重重一击。为此,浙江农林大学“三轴联创”暑期社会实践团选取了苍南县具有代表性的三村一戏进行考察,总结出三轴共进的可行方案。
三村一戏
一、参观浦南村脐橙种植基地
在浦南村,村书记张书阔带实践团参观了他们的脐橙种植基地。漫山遍野的脐橙树,结着尚青涩的果实,欢迎着实践团成员的到来。
书记说,浦南村的脐橙销售模式主要是靠游客自主采摘体验,以2000亩脐橙种植基地为核心,形成"合作社+企业+农户"的集约化运营模式,规划了许多农文旅融合项目,如深加工工坊、林下中药材、露营基地等,具备农文旅融合雏形。但是浦南村的发展仍面临许多瓶颈,该村缺乏强势品牌,目前还停留在计划注册商标阶段;市场辐射局限于苍南县内,且商品质量与外地同类商品相比无明显优势;产业链附加值未充分释放,需突破同质化竞争。
但张书记很乐观。他告诉实践团成员他自己最自豪的事就是带领村民修好了通向村外的公路,为脐橙外销提供了可能。将来,他和浦南村的村民们也必定会克服种种困难,把他们的脐橙推向更大的市场。
▲图为浦南村书记向实践团成员阐述浦南村脐橙种植基地的现状
▲图为浦南村书记带实践团成员参观脐橙种植基地,并介绍后续的规划
二、打卡网红摄影村过港村
顶着炎炎夏日,实践团成员见到了过港村的杨书记。他调侃说实践团成员来得不巧,正是最热,游客最少的时候,没法参观他们的大草坪。他告诉实践团成员,虽然凭借灵溪镇政府支持过港村以"摄影村"定位快速出圈,已建成露营基地、泵站咖啡等网红打卡点,低成本改造老旧民宅为餐饮空间,生态保护与商业化平衡较好,通过宣传,吸引了相当一批游客。但因缺乏核心产业支撑,客流受季节和温度影响极大,当前目标是建立可持续的在地经济联结,提升产业稳定性。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过港村书记合影
三、游览狮山湿地公园
最后一天,实践团拜访了狮山村黄书记。
狮山村的狮山公园经过漫长的建设和试营业阶段,现在已经稳定营业了一年多了,也有了不小的名气。黄书记详细介绍了这段时间的发展历程,从他的语气中,实践团成员能想象狮山公园的发展历程:它从一座形似狮子的山起步,逐步植入千百棵樱花树,铺设好登山道和步道,建立起砖瓦窑广场。目前,狮山公园仍在不断尝试,他们计划建立起更多展厅,宣扬他们的砖瓦窑历史;举办各类活动,比如龙舟节和美食节,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他们致力于不断创造新事物,希望游客每一次来都有新的体验。
▲图为狮山村的美丽遗址
四、欣赏非遗文化单档布袋戏
走进人民公园,登上几级台阶,迎面看到的就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明月先生管理的苍南民间艺术馆。老先生已经上了岁数,说话有些不利索,步履蹒跚地带领我们参观馆内收藏的各种人偶。之后的采访也是如此,老先生说话并不算清楚,需要实践团成员更加费力去听。但这一印象很快被老先生即兴表演的一段《武松打虎》打破了。唱词念白铿锵有力,布袋偶表演气势十足。后来吴先生向实践团成员介绍,布袋戏表演的精髓在于闽南语唱词,这让它通俗易懂,却也因语言门槛逐渐难以被年轻人接受。好在当下仍有许多人致力于传承非遗文化,布袋戏仍能平稳发展。
▲图为吴明月老先生为实践团成员演示布袋戏中人偶的操控
▲图为吴老先生为实践团成员表演布袋戏《武松打虎》
三轴联创
实践团提出通过构建“生态景观、文化传承、产业融合”三大发展轴,系统性破解农文旅产业同质化困境,形成“以轴带面、错位发展”的格局,通过主题化轴线串联分散资源,配套慢行交通、智慧导览系统,实现“一轴一特色、一轴一客群”的精准定位,推动灵溪镇农文旅产业从初级观光向高端化、特色化转型,最终构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地域特色品牌。
意义总结
这四天的实践不仅让实践团成员领略到苍南隐藏在乡村小巷内的魅力,更让实践团隐约找到了同质化问题的解决方案。破解之道不在于简单的业态叠加,而在于一场“资源重组革命”。灵溪镇最终需要告诉市场:同质化从来不是原罪,缺乏解题思路才是。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戚朱凯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