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足迹护非遗,南澳“车鼓舞”焕新篇

发布时间:2025-09-01 18:2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梁家琪   阅读 5.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南澳岛的海风轻抚过海岸,滋养着“车鼓舞”这枚璀璨的非遗明珠。2025年7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红色DNA实践团来到南澳县云澳镇,以心为桨,探寻南澳非遗“车鼓舞”传承新道路。

青春足迹启征程,沟通共谋非遗路

7月13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红色DNA实践团启程前往汕头市南澳县,此行旨在深调研和挖掘海岛特色非遗项目——“车鼓舞”,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调研。

实践团成员与云澳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合照 肖锐涛 摄

7月14日,团队前往云澳镇人民政府,与云澳镇党委委员梁东镇长及工作人员共同开展调研交流会。双方根据云澳镇独具特色的“车鼓舞”非遗文化深度融入旅游产业链条的问题展开探讨,为实现当地文化保护与经济效益双赢,促进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为云澳镇政府与红色DNA实践团联合举行结对交流推进会 陈梓仪 摄

溯源文化根脉,深悟非遗魅力

7月14日下午,团队抵达南澳县渔业文化馆进行参观,通过馆内丰富详实的史料与展陈,深入了解南澳岛当地渔业发展与“车鼓舞”萌芽、演变及发展的悠久脉络,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车鼓舞”这一集舞蹈、音乐、武术于一体、独具海岛风情的民间艺术瑰宝中深厚的文化积淀与独特魅力。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渔业文化馆 肖锐涛 摄

倾听传承心声,青春力量育新芽

7月15日,红色DNA实践团抵达澳前村村委会,采访澳前村党总支部江应声书记。采访中,江书记详细地讲解了车鼓舞的发源及发展,向团队成员展示了表演的现场视频和新编曲谱,并提到了车鼓舞如今的传承主要由年轻力量承担的问题。团队意识到要解决“车鼓舞”非遗文化的传承问题,必须了解这些年轻的传承人们的想法。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江书记 肖锐涛 摄

团队还对澳前村小学的小学生进行了采访,作为车鼓舞的传承人,他们都提到了对车鼓舞的兴趣来源于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人物(如水浒英雄)和斑斓多彩、造型夸张的脸谱妆容、家长支持等多个方面。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澳前村小学的学生 陈梓仪 摄

7月18日,团队前往广东潮剧院与国家一级演员,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黄丹娜老师进行了一场深度访谈,她深刻指出,车鼓舞传承发展的核心在于如何有效吸引和培育年轻力量。本次访谈,红色DNA实践团精准捕捉了黄老师的核心关切与宝贵建议,并通过详实记录与深入分析讨论,将黄老师的思考转化为具体可行的非遗传承方案。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黄老师 陈梓仪 摄

校园播撒火种,公益焕活非遗

7月15日下午,团队来到了澳前小学车鼓舞传承教室,小朋友们换上了车鼓舞的服饰向团队成员们展示了车鼓舞的唱段和舞蹈。澳前村小学老师提到学校积极提供了学习平台,将车鼓舞纳入课外活动,营造了浓厚的传习氛围,学生们的家长也都很支持孩子们学习车鼓舞并积极配合演出工作。这份来自家庭与校园的合力,成为小传承人们坚持学习、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坚实后盾。

图为团队成员与澳前村小学学生合影 肖锐涛 摄

7月16日,团队与云澳镇团工委、云澳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携手合作,在云澳镇综合文化站完成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云澳镇非遗文化公益课堂。团队成员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播放、课堂游戏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向孩子们展示了“英歌舞”“剪纸”“笛套”等潮汕地区经典非遗文化。公益课堂让孩子们更深刻地体验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欢声笑语中播撒了文化传承的种子。

图为团队成员开展公益课堂 肖锐涛 摄

创意激活非遗,IP赓续车鼓魂

团队以云澳车鼓舞的主要人物为灵感,豪迈奔放为底色,提取了车鼓舞表演里具有辨识度的意象,设计了鲁智深、扈三娘、孙二娘、晁盖、李逵、民女共六个IP人物

团队以云澳车鼓舞中豪迈奔放为底色,提取车鼓舞表演里红绸舞动、鼓点激昂的热烈意象,设计了相应的IP人物——“孙二娘”。“孙二娘”的服饰采用车鼓舞传统红袍形制,呼应车鼓舞表演时的灵动韵律。动作化用持剑挥砍姿态,刚劲有力,既贴合车鼓舞的节奏张力,又传递云澳渔民拼搏无畏的精神,让车鼓舞的活力与角色的飒爽气质碰撞。

“晁盖”的服饰提取云澳民俗中的明黄色调,融入车鼓舞表演服饰上的龙纹元素(呼应鼓车龙纹),搭配云澳传统建筑风格的头饰翎羽,击鼓站位如同车鼓舞队伍的核心引领者。通过动作设计,传递云澳车鼓舞里团结协作的民俗内核,展现角色的沉稳担当与车鼓舞的秩序感。

“李逵”的形象设计以车鼓舞热烈激昂的节奏与其莽撞豪爽性格为灵感,服饰以车鼓舞表演中常见的灰黑基础色打底,点缀云澳民俗里的绿色头巾(象征渔家祈福),夸张的动作设计大幅度挥舞,似云澳海边狂风,用充满力量感的姿态诠释渔民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生活态度,将车鼓舞的活力与角色特质深度融合。

图为团队以“车鼓舞”为原型设计的IP人物——“孙二娘”“晁盖”“李逵”

鲁智深IP形象的设计融合了车鼓舞洒脱韵律与角色侠义气质。服饰借鉴云澳庙宇文化的质朴黄褐主色调,动作大开大合又不失节奏感,既保留车鼓舞的韵律特点,又带有角色自身的随性,传递了云澳渔民豁达豪爽的性格,让车鼓舞的民俗韵味与角色侠义相互映衬。

扈三娘的IP设计结合了车鼓舞的柔美与英气,适配角色巾帼特质。服饰以车鼓舞华丽的色彩搭配和装饰风格为基础,融入海浪等元素纹样,动作刚柔并济,既有车鼓舞表演时的灵动韵律,又展现出角色的武艺风采。展现“一丈青” 的灵动与飒爽 。

民女的服饰选用车鼓舞表演中清新柔和的浅黄、绿等色调,饰以云澳民俗里常见的花朵(如三角梅)纹样,动作轻柔,如同车鼓舞表演里细腻的鼓点节奏。通过还原云澳街巷、海边的生活场景感动作设计,传递云澳民俗文化中最质朴纯真的一面,让车鼓舞的民俗底蕴在角色的温婉呈现中得以体现,成为车鼓舞民俗风情的生动缩影。

图为团队以“车鼓舞”为原型设计的IP人物——“鲁智深”“扈三娘”“民女”

同时团队还设计了对应的人物海报、盲盒手办、以及云澳镇创意冰箱贴、创意集章印章等文创,通过新颖、受年轻人欢迎的形式延续云澳镇“车鼓舞”非遗文化。

图为团队设计的IP人物形象手办及盲盒

图为团队设计的云澳镇和IP人物形象冰箱贴

图为团队设计的云澳镇和IP人物形象印章

青春担当谱华章,非遗灯塔照未来

此次实践活动,红色DNA实践团深入探寻了具有南澳特色的非遗“车鼓舞”的深厚底蕴与传承现状,并且深刻认识到,车鼓舞作为独特的文化名片,具有激活乡村旅游、带动特色产业的巨大潜力。这不仅深化了团队对车鼓舞等非遗项目传承困境与机遇的理解,更彰显了青年学子主动担当文化传承使命、用专业知识服务地方“百千万工程”建设的积极作为,为非遗的活态传承注入了鲜活的青春思考和行动力量。

南澳岛的海风,千百年来吹拂着渔家的坚韧,也孕育了“车鼓舞”这颗璀璨的非遗明珠。守护这份具有独特魅力的非遗文化,不仅需要老一辈传承者倾注的心血,更需要年轻一代的热爱与创新。愿这承载着海岛精魂的舞步,如不息的海浪,永远澎湃激昂;愿这凝聚着先民智慧的文化基因,如不灭的灯塔,指引我们共同书写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传承篇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梁家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6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