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讯(通讯员 向聪 谷双俏 蒋春杰 彭丹丹)2025年7月10日至8月10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百县千镇万村”湖南行社会实践团桑植县分队深入张家界市桑植县加河坪村、澧源镇等重要城镇,围绕“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开展调研式国情教育。团队通过15份有效问卷、10次深度访谈,首次用青年视角系统梳理桑植县“红色传承+绿色产业”治理创新路径,发现该县以红色文化铸魂、绿色产业筑基,实现“红绿融合”示范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18.6%,为脱贫地区县域发展提供了可复制样本。
红绿双轮驱动,绘就振兴图景
团队结合当地“红绿融合”资源禀赋,先后走进芙蓉桥白族乡加河坪村、澧源镇文昌街等地。调研发现,桑植县依托“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双轮驱动,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双赢。
红色旅游带动全域旅游热度攀升,2024年接待游客突破600万人次,综合收入高达48亿元;以莓茶、粽叶、油茶为主导的“三叶”产业年产值超20亿元,带动3.2万农户人均增收6800元。队员向聪在调研日志中这样记录:“走进加河坪村的莓茶基地,看到村民们采收时的笑脸时,才真正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意。”
红色基因铸魂,淬炼青春信仰
调研途中,队员们深入走访政府,聆听工作人员讲述“半碗米饭”的红色故事,探访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重点调研红色基因传承、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及红色育人路径。
“站在长征出发地,仿佛能听见当年红军的脚步声。这种沉浸式的红色教育,比任何课本都更能让人理解‘初心使命’的分量。”队员谷双俏在访谈中感慨。通过与纪念馆讲解员的交流,学子们对桑植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图为“百县千镇万村”桑植县实践团成员引导受访社区干部填写问卷现场
青年视角献策,坚定担当使命
调研中,队员们既剖析了桑植县“红色文化赋能绿色产业”的成功经验,也关注到人才短缺、产业链延伸不足等现实挑战。“可以依托红色研学资源,吸引青年人才返乡参与‘三叶’产业深加工,形成‘文旅+农业’的闭环。”队员蒋春杰在调研报告中提出建议。
此次实践让学子们在行走中深悟省情民情,更坚定了服务乡村、报效国家的理想信念。大家表示,要把调研中的所学所思转化为实际行动,未来用青春力量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湖南实践。
此次桑植之行,是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子投身社会实践、接受思想淬炼的生动缩影。队员们在田间地头触摸发展脉搏,在红色遗址中汲取精神力量,不仅为“百县千镇万村”实践提供了青年视角的一手资料,更在心中厚植了“湘”土情怀与家国担当,为今后将所学所长融入三湘大地、服务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曾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