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牵民族·民族文化初体验——南师泰院红石榴志愿团队走进无锡托管班普及高山族的文化密码

发布时间:2025-08-31 18:5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田玉江   阅读 4.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31日讯(通讯员 丁力)为弘扬民族文化,增进青少年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与认知,2025年8月7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石榴”志愿队走进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智学托管,开展以“小手牵民族·民族文化初体验”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团队通过文化宣讲、知识访谈、特色服饰手工制作及趣味语言互动,为当地的青少年带来了一场有关高山族文化的知识盛宴,让民族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图为志愿者正在开展活动 杨传乐 供图

活动伊始,志愿队以一段高山族文化视频拉开帷幕。视频中,高山族色彩鲜艳、风格独特的服饰,充满力量与美感的传统舞蹈,以及高山族同胞在台湾地区的生活场景一一呈现,带领孩子们初步走进高山族的世界。活动中,孩子们在观看相关内容时,注意力始终集中,这一过程为后续深入了解高山族文化形成了必要基础。志愿队成员围绕高山族文化展开全方位宣讲,从建筑特色,如阿美族别具一格的集会所,到传统节日,重点讲解热闹非凡、承载丰收喜悦与祖先祭祀意义的丰年祭,再到独特民族习俗,像日常礼仪、图腾崇拜等,进行了细致且生动的讲解。

▲图为志愿者正在播放文化视频 杨传乐 供图

在民族语言教学环节,选取“你好(ki non a)”“谢谢(ayon)”“再见(mianway)”等简单实用的高山族日常用语,通过拼音标注、发音示范和逐字领读等方式,让孩子们学习发音与含义。期间,穿插“你说我猜”“快速抢答”等语言小游戏,志愿团队成员用高山族语说词语,孩子们抢答汉语意思,极大活跃课堂氛围,加深孩子们对高山族语言的记忆理解,让原本陌生的民族语言变得鲜活有趣 。

▲图为志愿者正在与同学们互动 杨传乐 供图

随后,志愿队组织手工制作活动。引导孩子们依据高山族服饰上典型的几何纹、动物纹,发放彩色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鼓励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制作简易高山族头饰和服饰模型。过程中,孩子们或专注勾勒图案,或相互交流创意,将对文化的认知转化为亲手创作的成果 。

▲图为孩子们正在制作手工 杨传乐 供图

实践访谈环节,志愿队围绕少数民族相关话题与孩子们交流。对比此次民族小课堂与平时上课的差异,孩子们觉得更轻松,还能看到少数民族语言视频,其中不少孩子偏爱手工制作部分,说到对高山族语言视频的理解与感受,孩子们坦言起初基本听不懂,但是觉得新奇,具有较强的民族文化学习的兴趣。

▲图为志愿者正在正在展示手工 杨传乐 供图

此次实践活动获得智学托管负责人的高度认可,称赞志愿队“用有趣的方式给孩子打开了民族文化新窗口” 。孩子们参与度高,从最初从未听说过高山族,到活动后能表达简单的高山族日常用语、描述服饰特点。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石榴志愿队通过丰富的实践形式,不仅让孩子们接触到高山族文化,更激发了孩子们对多元民族文化探索的兴趣,在青少年心中播撒下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种子。(撰稿:丁力 杨茜如 供图:杨传乐)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田玉江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4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