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实践团助力苹果产业,共谱九寨沟苹果增收新篇

发布时间:2025-08-31 17:5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贺承容   阅读 1.3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2025年8月17日,西南科技大学“藏羌果乡行”实践团走进九寨沟县苹果种植基地,围绕苹果产业开展科技助农实践。团队成员深入苹果园,与基地负责人深入交流,针对种植技术、产业融合、市场拓展等痛点精准发力,为“苹果+”模式注入科技力量,推动九寨沟县苹果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图为九寨沟苹果套袋实景

“2019年从陕西考察回来,就下定决心引入现代化苹果种植模式。”基地负责人文成乾向实践团介绍,当时九寨沟县的苹果品种单一,基地大胆引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育的瑞香红、瑞雪、维纳斯黄金三个新品种,成为四川省内首批规模化试点的果园。文成乾指着挂满枝头的苹果说:“瑞香红耐储藏,在冰箱里就能完好存放8个月;瑞雪颜值高,由青至粉红渐变很受欢迎;维纳斯黄金香味浓,两个就能香满一整车。”“这些品种很适合九寨沟县的气候,品质好,抗逆性强,为产业发展打下了好基础。”目前基地种植面积100余亩,在栽种第二年开始挂果,亩产量3000-4000斤,预计第五年可提升至6000-8000斤。实践团成员详细询问品种特性,记录下适应性、产量、口感等关键信息,计划后续联合基地开展品种优化研究,助力基地生产出更适合当地的优质苹果。

图为基地负责人文成乾向实践团介绍基地苹果生产情况

“九寨沟县的生态优势是苹果品质的‘加分项’。”文成乾自豪地说,当地在苹果生长季昼夜温差超过10℃,日照时长12小时,无工业污染,土壤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深井水灌溉的水质比居民饮用水还好,这些都是九寨沟苹果的底气。”凭借优质品质,九寨沟苹果单价稳定在20-30元/公斤,通过“线上订单+线下采摘”模式畅销各地,回头客占比超60%。“目前正探索‘苹果+文旅’,结合藏族文化搞采摘节,让游客来得多、带得多。”文成乾的规划与实践团“产业融合”思路高度契合。实践团了解到,基地已带动周边50余户农户就业,户均年增收超3万元。“下一步想开发苹果醋、苹果干等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文成乾的想法得到团队响应,下一步将对接食品加工企业,推动产业增值。

图为基地负责人文成乾与实践团队座谈

“目前最大的难题是种植基地拓展和成本控制。”文成乾坦言,部分果园地块因日照不足、土地协调问题搁置,套袋人工成本高也制约发展。实践团当即表示,将协助调研新基地选址,跟踪了解国内外苹果套袋研究进展,同时助力申报绿色食品认证,提升品牌影响力。“有高校团队支持,未来基地发展‘苹果+’的信心更足了。”负责人说,基地已成为学校实践教学基地,多次接待学生考察,“希望持续深化合作,让九寨沟县苹果成为区域特色品牌。”

图为实践团瑞雪苹果前合照

图为实践团近距离观察瑞雪苹果

图为基地负责人文成乾与实践团讨论基地苹果相关问题

此次实践让团队深刻体会到,科技与乡土人才的结合能让小苹果释放大能量。实践团成员表示,要把所学转化为行动,为九寨沟县苹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与行动方案,让“苹果+”模式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助力高原藏寨结出更多致富果。

图为基地负责人于实践成员们在苹果基地合照 

撰文 | 贺承容 李金晶 李东玲

图片 | 王颖湄 石洪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贺承容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3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