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通大学文学院无障“爱”社会实践团前往南通市图书馆,就视听障碍群体公共文化服务开展专题调研。在图书馆蒋主任的陪同与细致讲解下,队员们实地探访了位于一楼的盲人阅览室,围绕无障碍设施建设、文化服务内容及未来发展规划,与馆方进行了深入交流。
阅览室设施:指尖触读,耳畔听书
盲人阅览室内陈列有盲文图书700余册、盲文杂志250多册,并配备多台听书机、盲文打字机及助视器等专业设备,帮助视障读者通过触觉、听觉多渠道获取知识。蒋主任介绍,这些设施不仅服务于基础阅读,更致力于从根本消弭信息鸿沟,推动视障人士平等、便捷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服务细节:陪伴使用与全馆畅通
除硬件支持外,图书馆在服务细节上也体现出高度人文关怀。残障人士可在家人陪同下共同使用阅览空间,全馆盲道与无障碍电梯覆盖主要功能区域,极大提升了通达性与使用体验。馆方还定期组织朗诵会、读书分享等文化活动,并配备志愿者提供引导与设备操作辅助,切实提升视障读者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展望未来:以有限空间,拓无限可能
蒋主任也表示,当前盲人阅览室空间仍有限,未来有望进一步扩展,以容纳更多读者与设备。他强调,图书馆将继续完善无障碍服务机制,积极回应残障人士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青年行动:深悟多维支持,共建无限未来
通过此次调研,实践团对南通市公共文化场所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有了系统而直观的认识。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从设施到服务、从技术到人文的多维支持,才是构建“无障有爱”社会的关键。未来团队将进一步深化与图书馆、残联等机构的合作,拓展服务形式,为残障人士提供更多元的文化支持,用实际行动为包容性社会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撰文 | 董迎春 图片 | 陆子怡 审核 | 蔡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思源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