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中午,邵阳学院“志愿星火,井冈之情”实践团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理中心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井冈山市坝上村,开展“体验红军餐、赓续红色血脉、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通过亲手烹制红军餐、合唱红色经典、深入农户调研,把思政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在烟火升腾中感悟革命精神,在乡村振兴一线触摸时代脉搏。坝上村是井冈山脚下远近闻名的“红军村”。
中午12时许,村民们早早把自家院落收拾一新,热情招呼远道而来的团队成员们。实践团成员分成配菜、切菜、清洗三个小组,在农户手把手指导下,切菜,起锅,忙得不亦乐乎。柴火灶里火苗跳跃,铁锅里菜籽油嗞嗞作响,不一会儿,清炒豆角、清炒丝瓜等一道道“红军餐”端上了桌。开饭前,全体成员围成一圈,合唱《映山红》,悠扬的旋律在青山翠谷间回荡,仿佛把大家带回那段峥嵘岁月。“一勺油、一片菜,都凝结着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我们要把这份精神吃进去、传下去。”实践团指导老师伍荣伟说。图为团队成员洗锅准备做菜
图为团队成员在村民指导下切菜
饭后,实践团成员深入坝上村农户家中,开展乡村振兴专题调研。“这房子是自己建的吗?”在村户家中,面对团队成员的提问,村民指着宽敞的小楼笑着说:“主体是政府建的,没掏一分钱就住进了新房;装修是我们自己搞的,里外贴了瓷砖。门口这条水泥路,还有那田中小桥也是政府修的,从前一下雨就满脚泥,现在出门就是柏油路。”
图为团队成员与村名共同干农活
调研结束后,同学们立即转入“干农活、访民情”实践环节。在村民家中,团队成员们拿起扫帚,分工清扫庭院,男生们抡起斧头劈柴,不一会儿就码起整整齐齐的柴火垛。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邵阳学院的青年学子在沉浸式体验中传承了红色基因,更让他们以实际行动参与到乡村建设中。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将把在坝上村的所学所悟转化为成长动力,以青春之力助力乡村振兴,让红色血脉在新时代持续赓续。(何彦泽、唐心怡、张熠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向紫琴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